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工地的“菜篮子”

2015-04-28 09:55:2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 本报通讯员赵旭

初到埃塞俄比亚,饮食曾是一件头痛事情。那阵子,几乎顿顿不离牛羊肉,蒸、炒、煎、炸各式花样,川厨嘛,不难想象,大家吃得有滋有味,还口口声声绿色环保。没多久,即味同嚼蜡。加之地处沃伦奇提,一周一送的疏菜车,即使来了,也多为“老三篇”:土豆、洋葱、西红柿,仅有的一、两种青叶菜经过长途颠簸再加高温炙烤,早就蔫不拉叽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眼看职工们吞咽着各色维生素片,承担着超强的工作压力,面有菜色。分部领导心痛地说:无菜可买,咱们开荒吧!发扬南泥湾精神,业余时间,种菜自给。当即,各单位都划了责任田。随后,营地中心花台、板房间的绿化带等都被开垦出来。

分部机关靠山吃山,充分利用边角废料,如试验室废弃的砼试件、拌和站剩余的砂浆,把一块块责任田围砌起来,拉来清表时发现的腐殖土和牛羊粪,堆铺在火山碴上,对土壤进行改良,撒上国内带来的疏菜种子,零星的菜园种起来。可惜,部分初来乍到的中国种子显然水土不服,橘生淮北则为枳,南瓜种下后绿藤疯长但不结瓜,苦瓜虽然结果,但个个弓腰驼背呈苦大仇深之状,几乎无收。经过反复试验和观察,丝瓜、小白菜、空心菜、萝卜试种成功,加上本地已有的番薯、玉米、辣椒等。整个雨季,分部的菜园子生机盎然。绿油油、嫩生生的小白菜,收了一茬又一茬;清脆淡绿的苕尖几乎不断。职工自己浇水灌园,从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有机蔬菜当之无愧。食堂的大师傅也有自己的方寸“小菜园”,他们在洗菜盆里发豆芽,将绿豆浸泡沥水后,履上湿漉漉的纱布,只要定时撒水保湿,在活动板房那蒸笼般的高温下,豆苗茁壮成长,毋需任何催长素,也无需选择时令,不论旱季雨季快则四至五天,慢则一周即可成菜,鹅黄嫩白,清炒、凉拌均为时蔬。

有趣的是,分部机关管理人员多,种菜也多了些风花雪月的味道。有人在宿舍外的菜园里竖起几根木桩,横上几根树条搭成数架瓜棚,将周遭菜地里的瓜藤牵引过来。瓜棚四面围以试验室废弃的试件,棚的一角摆上从野外捡回的火山石,蜂窝密布,古朴磷峋,满是沧桑。中用大石作柱,上置水泥板为桌面,桌面上直接刻棋盘,四周摆几个不甚规则的粗朴石凳,周边种上路基清表时挖出的绿藤、造型老古的骆驼刺等,废水浇地,几番劳作,碧藤荫蔽,绿油油的丝瓜和青翠翠的葫芦瓜垂下来,颇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劳作之余,引来三、两个同事,晚饭后在此休息下棋,成为职工活动园。这个菜园也被分部工会命名为“文化菜园”。十分关注海外职工生活的公司领导,赴埃检查工作期间,在营地食堂品尝了员工自种疏菜后,多在此“文化菜园”留影,给予高度赞扬。

二工区也出奇思妙想,将筹建时遗留在活动板房之间的水坑利用起来,修整为蓄水池,水池上方设置两个路灯。因鲜鱼难觅,偶尔从远处购得,活的一律放入池内蓄养,日间以剩饭投食,入夜则开启上方路灯,引来营地外荒漠里无数飞虫,坠水即为鱼食,故于夜里常见群鱼翻转觅食。晚饭后,职工散坐在水池边召开每日交班会,工作安排完毕,不当晚班者则三、五人忙里偷闲,围池夜话,观鱼纳凉。一瓶啤酒,几粒花生,家事国事、工地糗事、天马行空,困极而眠。午夜梦回,偶于枕间听到池塘内传来哗哗水声,那是鱼跃清波发出的声响,恍惚间回到万里之外的乡村故园,亦为一乐。若有朋自远方来,即用网兜捕鱼,水煮鲢鱼为一时之鲜,麻辣鲜香,俨然工区名菜。但据知情人讲,因辅料稀缺,其实,这道在埃铁项目小有名气的“水煮鲢鱼”比国内差之甚远。不同的是,在遥远的非洲能吃上这道家乡菜,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品的是游子的乡愁,回味悠长;吃的是筑路人的豪气,酣畅淋漓,要的就是那个味。

中间这个工点是最为艰苦的,位于梅卡杰乐,前后难见人烟,但这里自有上天眷顾,从深井里抽上来的地下水水温高达50多度,工人们打趣说,洗澡用的是温泉水呵!工区用此水浇地种出的菜叫“温泉菜”,但不知是因水温过高,还是某些矿物不利蔬菜的生长,反正此地种出的菜要么焉不溜秋了无生意,要么就歪瓜裂枣形象不佳,好在是自产自销,有鲜菜吃也属稀有难得,夫复何求!

分部“菜篮子”工程丰富了餐桌,也丰富了海外筑路人的业余生活,平添一抹亮色。营地外,非州荒漠火热的阳光如故,营地内,筑路人在艰辛工作之余营造着别样的春天,用行动诠释着“海外开路先锋”的乐观主义。无论面对何种艰难困苦,始终不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二局人战胜困难的法宝,也是开路先锋精神的重要内涵。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