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张广场,今年27岁,一米八的个头,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是一个阳光大男孩。
2011年11月,张广场从河南城建学院毕业后来到郑州北站工作。第一次到郑州北站调度指挥中心12楼观看车站沙盘模型,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暗下决心: “这里就是我今后的舞台!”
进入上行运转车间跟班实习时,非铁路专业毕业的张广场发现自己业务知识欠缺,好多铁路术语都没听过,而和自己一起入路的同事大多从铁路院校毕业,跟着师傅学得快、上手快。
勤能补拙,张广场并不气馁,从此过起了车间、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上班时,他跟师傅学习理论和实作知识,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师傅传授的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虚心向师傅请教。下班回到宿舍,张广场一遍又一遍翻看专业书籍,常常利用业余时间补课。
有一天晚上,他看书遇到列车防溜问题,翻阅手头资料始终没找到解决办法。当时已经22时多了,他急匆匆骑上电动车返回上行出发场信号楼,在文件柜里找到相关资料,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凭着这股劲头,短短3年时间,他已能单独在连结员、信号员、车站值班员岗位上顶岗作业,并能熟练掌握、运用这些工种的专业知识。
2014年7月,郑州铁路局举办车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张广场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了接发列车双线技术站组信号员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从一名铁路门外汉成长为人人羡慕的技术大拿。
蔡燕
编后 张广场,这个朝气蓬勃的“80后”小伙,厚积薄发,用青春的汗水舞出了精彩人生。在郑州北站这个舞台上,张广场不服输、勇拼搏,如今已是在连结员、信号员、车站值班员岗位独当一面的技术大拿。他的成长故事给了非铁路专业毕业的学生足够的信心:科班出身只是赢在起跑线上,后天努力才是制胜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