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崇山
近日,笔者在一个班组的月度安全分析会上看到,与会者不再是清一色的“自己人”,技术、安全相关人员甚至还有兄弟班组的工班长都成了安全分析会上的“座上宾”。针对班组一个月来发生的问题,大家一起挑毛病、找弱项、抓整改,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给可能存在的“软肋”及时“补钙”。笔者认为,班组这种排查隐患的做法值得提倡。借用多双眼睛看问题、找漏洞,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常言道,知人容易知己难。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自己给自己找问题、挑毛病往往局限较多,而由“局外人”来把脉会诊,则能够将问题看得更清晰、准确、全面。安全管控的过程就是找问题、查隐患的过程。问题暴露得越充分,隐患整改得就越彻底,安全也就越有保证。我们应该把找问题、查隐患作为安全管理的起点和支点,不惜花气力、下功夫,在不断自省自视的同时,让相关方、专业人士甚至兄弟单位参与其中,多双眼睛挑毛病,这样才能有助于落实安全责任,构建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才能让大家共同吸取教训,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切勿为面子而护短、图虚名而藏拙。
实现安全生产,需让预防成本低于补救成本。也就是说,安全管理必须常怀忧虑之心,常有不足之感。少看成绩、多看缺点;少看长项、多看短板;敢于拿问题说事,及早发现解决问题,防止隐患演化为事故,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如果一个企业怕拿“家丑”说事儿,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足采取遮遮掩掩、隐瞒护短的态度,就会让人看不清问题,就容易在自我满足中孤芳自赏。久而久之,等隐患发展到一定程度、造成严重后果时,再来亡羊补牢就晚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