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李建章
图为衡水工务段职工在石德线八里庄站场内进行人工清筛捣固道岔施工。李建章 摄
3月26日12时40分,在石德线王家井站站区,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 “可以上道施工!”200多名干部职工精神饱满地投入到集中修施工会战中,扒石砟之声、捣固机的轰鸣声、职工们整齐的号子声此起彼伏。15时40分,经过3个小时的鏖战,衡水工务段广大干部职工完成了王家井站两组道岔大修的施工作业,实现了施工安全正点、设备质量达标的预期目标。
<b>“四严四到位”迎大考
</b>这次石德线集中修施工从3月16日正式开始,施工项目多、日程安排紧、施工交叉进行等情况对该段的施工组织、施工安全、劳力调配都带来考验。安全如何保证?施工质量、设备质量如何达标?这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该段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石德线集中修施工,组建道岔大修临时项目管理部。各个施工领导小组、配合协调小组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明确了“四严四到位”指导思想,即严密组织,把每项施工、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想细,把潜在的安全风险预测到位;严格程序,每道工序都不能少、不能简化,有专人负责、有记录可查,把施工程序一项项落实到位;严把关键,把所有施工项目明确到每名领导班子成员头上,实行项目负责、分工负责,把施工登记、施工防护、到点开通、阶梯提速等施工安全关键盯控到位;严肃验收,认真对照施工安全质量标准,上一道工序安全质量不达标,绝不进入下一道工序,盯控人员签字把关,把管理盯控责任逐级落实到位。
<b>“七道关口”保安全
</b>在施工前,段领导精心组织召开施工预备会,明确跨线地点、时间段、人员和机具数量、防护员、带班人、盯控干部等事项,针对每项施工计划、每道作业流程,预想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和施工推进图,做到责任分工明确、人员组织到位、施工流程清晰、施工组织有序。施工中,该段严格管控,无施工计划、无施工组织、无安全协议和措施、无施工领导人不准施工;施工中狠抓落实,做到施工组织指挥规范、安全防护联络规范、措施贯彻落实规范、施工关键卡控规范。所有施工现场都严格认真执行拉绳防护制度,作为明令禁止的“红线”,严禁施工人员跨越到邻线;安全科加强各个施工关键环节检查,严把施工登记、施工防护、施工质量、人身安全、质量回检、放行列车、阶梯提速 “七道关口”,确保施工安全万无一失。
<b>加强盯控保质量
</b>各个施工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安排,提前召集技术人员和相关车间进行现场勘查和方案设计,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技术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6个专业施工领导小组均由副段长职务以上人员挂帅,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组织分工和技术标准,提前做好更换零配件、均匀补充石砟等前期准备工作,工具材料全部检修准备到位,确保良好使用。施工领导小组反复核对工作量,合理布置任务。技术人员仔细核对数据资料,保证准确无误。施工前盯控人员与车间负责人共同确认插机地点及作业数量,减少线路捣固过程中接茬过多的问题,与施工人员共同确定打磨方案,在打磨角度、遍数、重点地段等方面达成一致,利用轨廓仪做好打磨前后的数据分析,形成分析报告。盯控人员定点观测打磨前与打磨后的效果,使用轨廓仪记录图形,测量光带宽度,并使用相机等设备记录钢轨光带状态,时刻盯控施工过程中打磨质量。
自3月16日石德线集中修施工开展以来,该段已更换道岔4组、大机捣固线路67.6公里、大机捣固道岔65组、大机打磨钢轨70.9公里、大机打磨道岔75组、大机清筛8.1公里、人工清筛道岔11组、人工清筛股道3.8公里,全部实现了安全正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