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雨

清明节前,女儿从纽约飞抵成都时,已是深夜。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忙着要去给外婆扫墓。

老人的墓地在自贡旭水河畔犀牛山下。旭水河波光粼粼,静静流淌,不舍昼夜,像一位历史老人,诉说着那些过往的故事。

在抗日烽火燃烧正炽的艰难岁月里,自流井遭受日机屡屡轰炸,许多家园被毁。外婆一家自然不能幸免,她只好带着儿女逃难,沿旭水河顺流而下,去了长江之滨南溪老家。这里与为抗战做出卓越贡献的李庄,仅一山之隔,山高水险,地势隐蔽,是躲飞机的好地方。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她不仅学会了乐观坚韧,还得到意外的收获——和乡亲们相处的时光里,她听到了许多内容生动的民间故事,日后这成为她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由于我和妻子长年飘泊在铁路工地,女儿生下来就托付外婆抚养,从此她们朝夕相处,外婆成了女儿人生启蒙的第一位老师。为生计忙碌一天的她,晩上稍得空闲,便给小小的她讲从南溪听来的民间故事。这是她们祖孙俩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夏天,外婆摇把蒲扇驱赶蚊虫;冬天,她们共享一个烘笼,一双小手和一双大手相叠,相互温暖。这些民间故事对女儿的成长影响很大,穷书生发愤读书考上状元的故事,就一直激励着她。

女儿在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读期间,冬季下雪天,手上的冻疮裂开血口。她在紫色铜板上雕刻一幅仕女浮雕,每当用木锤敲击一下锋利刻刀,冻疮的血口子就会因震动渗出一丝鲜血。浮雕完成了,铜板上点点血渍,她舍不得擦去。

学成之后,女儿应邀赴美进行学术交流。行前专程回来看望外婆。她买了两盒磁带,一盒磁带选录了外婆给她讲过的几段民间故事,她把它带在身边;另一盒磁带她请自贡广播电台录了歌曲《我的好外婆》,连同录音机一起留给外婆。并在歌曲前留下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语:外婆,我要离开您去远方了。从我朦胧记事的那一刻起,认识的第一个亲人并非是妈妈,而是外婆您……每当您想我时,就打开录音机吧,听我留给您的话和这首歌;我在他乡想您的时候,就听您给我讲的故事。

女儿临走那天,我和妻子陪她去与外婆告别。老人笑着说,你放心走吧。你小时候学会捏筷子时我就看出来你将来要远走。我们南溪老家有个说法,女娃娃捏筷子捏得高就要远走他乡……

后来,老人一直把录音机放在床头,那首《我的好外婆》她百听不厌,直到九十又三高龄,安详离世。

我们在墓前久久流连,老人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女儿多次听外婆说过,旭水河是她生命的河。当时自流井的井灶上,对处于贫困线上的市民,实行救赈。救赈的方式有些特别,每人发一个写有姓名的小木牌,凭它去指定的井灶上捡炭花,以解生活之窘。烧了一夜的井灶,炭花自然堆积得多些,但有人不愿贪黑早起,不肯去捡头轮子。而外婆却是求之不得,自告奋勇捡这一班。每天她披星戴月乘船去盐井灶上,风雨无阻,等太阳升起时,炭花已捡得满满一大背篓。她把大小分装,大的背送大户人家换钱买米,小的留着自家煮饭。这样的奔波生活,一直维持到解放。女儿说,正是外婆的这种勤劳精神感染了她,在她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每当纽约冬季除冰扫雪的累活,她都会主动承担。

女儿的童年记忆里,还藏着另外一件难忘的往事:那年她两岁不到,外婆独自背着她从四川辗转来到川黔铁路工地所在的松坎小镇,当时我和妻子都在工地上日夜跟班劳动,不能回家。一老一小呆在工棚里。外婆从食堂打回包谷茬子饭,包谷茬子多米少,她把一粒粒包谷茬子挑到自己碗里,把白米饭留给小人儿吃。女儿不懂事,只满心欢喜,觉得白米饭溜滑受呑,却不知道老人的一片爱心。至今想起来,都感动得落泪。我一旁连忙接过话茬,这件事你外婆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当时你虽然不会用语言表达,但心里却知道感恩。一天食堂里分得一份肉回来,你闻到肉香,喜出望外,连忙捏着颤巍巍的筷头,挟起一片肉送到外婆碗里,喃喃地说你吃。那一刻她眼里笑出了泪花,这娃儿有孝心!

女儿又匆匆飞走了。她盼望明年清明时节,再度回来扫墓。

先贤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弘扬家德家风的有力途径,我等当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