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当记者走进达州供电段达州变配电工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局先进集体、路局工人先锋号、路局模范职工小家、段先进班组标兵、先进党支部……各种荣誉挂牌几乎挂满了一整面墙。“安全供电是我们的第一责任,这些都是工区职工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果实。”该工区副工长张义全说。
一项规定的“发源地”
2009年8月,工区一名值班员接到原属单位调度电话,说是接触网工区已经完成作业,调度已下了令,请求工区立即送电。但他感觉情况不对,以平时的工作经验来看,接触网工区的施工作业时间基本在90分钟左右,可现在时间远远不够。他认为可能是段调度发错了停电销号命令,便立即将这一情况告知正在巡视设备的时任工长兰瑞全。兰瑞全深知事态的严重性,假如现在接触网工区还在施工作业,如果立即送电,极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他二话没说,立即向正在施工的接触网工区工长再三询问情况,最后得知施工还正在进行。随后他立即向电调汇报了情况,避免了一次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吸取教训,单位实行了接触网工区在结束作业之后必须向变配电工区报告的规定,一直沿用至今。这条规定的发源地,就是达州变配电工区。
兰瑞全经常对工区职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每次送电之前都要思量再三,因为有可能我们的兄弟正在接触网上作业,不要因为我们的‘误拉误合’而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
党员带头促建设
安全供电是变配电工区的生命线,如何主动融入中心,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工区团结的优势是党支部做好工作的奠基石。
工区现有4名党员,全部是生产骨干。自2013年工区党支部成立以来,接替党支部书记职位的兰瑞全要求每位党员都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身边的职工。2010年6月,工区进行设备大修,有两名女职工怀孕无法参加。党支部宣传员牟海泉得知情况后,主动放弃休假时间,积极参加到大修的行列中,后来又有几名正在休假的职工回到工区,集体将大修工作按时按标完成。
2011年,段党委大力推行以“开心农场”、“开心牧场”、“开心果园”为主要内容的“三开心”家园建设。建设初期,很多职工都很难理解,总觉得工区不像在家里,工作之余看看电影,玩玩游戏多好,何必花费心思来搞“副业”。针对这一情况,兰瑞全二话没说就领着几个党员同志带头干了起来。运泥、锄地、播种、施肥、拔草…仅仅几个月时间,原本杂草丛生的大院内顿时生机盎然,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大南瓜琳琅满目。兰瑞全还摘下成熟的果实送到职工家里,让他们尝尝这些“绿色环保”蔬菜。喜获丰收,那些原本不愿种植的职工都争先恐后前来“要地”,害怕自己到最后“无地可种”。工区“三开心”家园也成为全段的样板工程。
“三开心”家园建设,不仅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增进了职工彼此之间的感情。“今天你除草,明天我施肥”成了职工之间开玩笑的习惯用语。待到成熟之季,职工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是在分享那份内心的喜悦。
人才培育 后继有人
2014年底,工区新进了9名刚入路的高职生。为帮助这些刚从学校出来的新职工顺利成长,工区职工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主动向年轻人传授他们的工作方法。
由于变配电实行“双人”值班制度,工区就安排一位师父带着一名新职工到独立变电所值班。师父手把手教,遇到徒弟不懂的问题,就会一遍遍做演练,直到他们懂了、会了才肯罢休。很多老职工都说:“我们一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只要是自己知道的,就会告诉他们。”不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工区职工都无微不至地关心这些“未来的希望”。
在这些新职工中,不少人的家都在外地,平时很少回家。老职工就经常找他们摆“龙门阵”,有空的时候就到工区给他们做饭,以此来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工作上严格要求,决不马虎;生活上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传帮带方式一直是该工区的授业模式。正是在这种模式下,复退军人韦伟在2012年路局技能竞赛中获得全局变配电专业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自成立以来,达州变配电工区涌现出一大批从职工走向管理岗位的优秀人才,但凡从这里走出去的职工都会牢记“安全供电是我的第一责任”。正是这种责任意识,不断培育出优秀人才,确保了该工区安全工作持续稳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