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世坤 通讯员 刘真珍
图1: 阿衣以卡用手触摸屏幕上妈妈的脸。
2月28日清晨,寒冷的气息再次回归重庆,濛濛细雨漫天飞舞。8时许,重庆北站北广场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一片行色匆匆。动车客运员阿衣以卡着装整齐,精神抖擞,有序组织完旅客上车后,笔直站立在二站台,目送重庆北到成都的D5101次列车缓缓开出。列车越来越远,细雨朦胧了视线,一样的列车,一样的工作,让她的思绪猛然飘回到2009年。
扎根车站坚守信念从未改变
2009年9月28日,成渝线“和谐号”动车开行了,这是路局在成渝两地之间首次开行最高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西南铁路正式开启高铁模式。那年,阿衣以卡17岁,是首批来到重庆车站、在动车班组从事客运工作的职工。
初到车站,对于从未接触过客运工作的阿衣以卡来说,就如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新的。如何在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是她的目标。五年来,随着成渝动车对数的增加、渝利动车的开行,动车班组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班组成员也从原来的28人增加到了73人。如今,和阿衣以卡一样战斗在动车班组五年的姐妹仅存4人,大家都戏称她们为“四朵金花”。
说起这“四朵金花”,车间副主任欧铁君最有感触:“从2009年动车开行,我一直和这些小妹妹在一起,动车班组相对其他客运班组来说,工作标准更高,工作强度更大。好多孩子都受不了这份苦,接二连三地离开了。阿衣以卡是‘四朵金花’里的‘索玛花’,她是最能吃苦的孩子,现在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呢!”“现在的工作尽管辛苦,但是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最好的历练。车站就是我的家,同事们就是我的亲人,我不愿意离开。”阿衣以卡的眼睛里充满真诚。
无悔付出家庭重担勇挑双肩
“孩子,看到妈妈了吗?妈妈想你啦!一家人都想你啦!”在车站的“亲情驿站”里,妈妈的脸出现在视频镜头里,止不住地兴奋。“妈妈,我好着呢,您看看我的脸,是不是长胖了?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代我给家人说新年快乐哟,我爱你妈妈!”阿衣以卡用手轻抚屏幕上妈妈的脸,泪湿了眼眶。
阿衣以卡是彝族人,家住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一家五口,她排行老大,有两个弟弟,弟弟们都还在读书。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她17岁就辍学来到车站工作。来到重庆,车站考虑到这些孩子都是外地人,贴心地给他们租了房子。房子虽小,但至少可以不用为房租费发愁,阿衣以卡又可以省下几百块钱了。
上班后的两年,阿衣以卡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200元,每月25号,她都会准时来到距车站最近的工商银行,给家里寄去自己一半的收入,五年来从未间断。而她自己,用余下的钱支付一个月所有的开支。她的好朋友石雪雪很心疼:“我和她一起到车站工作,一直住在同一个寝室。这么多年,我很少见她买新衣服,也从不出去吃饭,每天都过着单位、寝室两点一线的生活。她为家庭付出得太多了。”可阿衣以卡不这么想,她每周都固定打电话给弟弟们,问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只要听说弟弟在学业上有进步,她觉得受再多的苦都是值得的。
如今,二弟已经开始工作了,三弟还在上大学,阿衣以卡身上的担子小了许多,但她寄钱回家的习惯仍然没有变。
笑靥如花旅客称赞不计其数
车站动车班组是重庆市的“青年文明号”,阿衣以卡更是班组的青年骨干。她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尽心尽力干好每一天的工作,全心全意服务好每一位乘坐动车的旅客,用她的微笑温暖旅途中的人们。班组每个季度的星级评定,她都名列前茅,她的照片经常出现在班组的荣誉墙上,服务台的留言薄也大多都是感激她的话语。
还记得那是2014年12月的一个深夜,阿衣以卡负责最后一班岗。她正准备关闭候车室大门,就见一位婆婆蜷缩在角落,寒风呼啸,婆婆瑟瑟发抖。阿衣以卡赶紧把婆婆扶起来,领她来到服务台,还端来一杯热热的水。
原来,婆婆今年65岁,家住合川,家里有一个患抑郁症的女儿和自己相依为命。一个月前,女儿一个人出门,走失了。昨天下午,婆婆接到好心人的电话,说上海有一个各种特征都很像自己女儿的人。婆婆欣喜若狂,辗转来到车站,准备买最快到上海的车票。终于,她买到了次日8时到上海的快车票。婆婆在重庆人生地不熟,她又实在舍不得去住旅馆,所以,她只能蜷缩在候车室的屋檐下,苦等天亮。阿衣以卡决定将婆婆收留在这里。她找到了值班员商量后,将婆婆安排在间休室住下。第二天一早,阿衣以卡亲自送婆婆上车。
阿衣以卡望着候车室来来往往的人群,笑容甜美,就如那朵盛开的索玛花。索玛花意喻:永远属于你。本是象征爱情,但阿衣以卡觉得,这句话就是她的工作信念,她只想一直扎根在车站,她的心永远属于车站。
是的,索玛花开,开在那高高的彝山,在云端,在风中娇艳的盛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