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一走进哈尔滨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检修工区就听到 “咣、咣、咣”的声音。这声音是空气锤击打钢轨坯料发出来的。烘炉班组锻工班长李振国正拿着空气锤做剁子。李师傅用铁夹子从炙热的烘炉里夹住一块通红的毛坯料放在铁砧子上,空气锤快速冲压坯料,火红的坯料不断变换形状,火星四溅。
旁边的锻工王俭君连忙提醒笔者离远一些,以免被溅起的火星烫伤。王师傅告诉笔者,干这活儿没有不被烫伤的。在空气锤的冲压下,上千摄氏度的毛坯料会迸射出一些小碎屑,一个小碎屑就是一个高温火球,落在皮肤上就是一个疤。干这活儿快40年的李师傅,身上的疤痕非常多。
制作工务工具并不容易。做一个剁子,李师傅左手要翻动火红的毛坯料,右手要娴熟地操作不同的模具,右脚还得有节奏地踩压空气锤操作连杆。一会儿工夫,李师傅就从旁边的水桶里取用了3种不同的模具。
李师傅今年56岁,18岁就做了学徒。这些年,他制作的工务工具种类超过了40种。 “打铁匠”这活儿很苦,整天都在高温炙烤中度过。特别是夏天,天气本来就热,他们要穿上厚厚的棉作业服,守着烘炉和1000多摄氏度的毛坯料。掌握毛坯料在炉膛里的加工温度全靠经验,欠火打不动,火大了也不行。干这活儿,当学徒就要3年。
车间党总支书记关明月介绍,去年,烘炉班组的师傅们利用废旧轨料,先后制作出撬棍、大头镐、道钉锤、耙子、剁子等工务工具9760件,为全段节约工具购置费8万多元。 赵红茹
编后 之所以用“火热”一词来形容工务“打铁匠”,不仅因为他们工作环境特殊,还因为他们有火一样的工作热情。虽然整天在高温炙烤中度过,虽然身上的烫伤疤痕很多,但他们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勤劳和汗水锻造出一个个工具,为工务职工作业创造了条件。感谢笔者带我们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向可爱的工务“打铁匠”致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