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山麓间,身钻隧道中。寻冰如探宝,汗水湿棉袄。”这是铁路隧道 “打冰人”的真实写照。今年冬天,在全长1394米的丁庄隧道内,唐山供电段的职工用上了打冰新神器——录音对讲机和录音笔。他们把打冰作业全程录音记录下来,不仅能轻松找到结冰多发部位,还能保障人身安全。

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3月20日是津山铁路丁庄隧道的结冰期。以前,隧道内照明条件有限,职工仅仅靠头灯照明,抬头寻冰十分吃力。今年,唐山供电段开始推行打冰作业过程全程录音的方法。

“84号接触网支柱结冰特别多,下一次咱们直奔这里重点检查。”职工侯东的口袋里装着一支录音笔,1月28日上午,在丁庄隧道内铲下隧道侧壁上的冰柱后,他低头对着上衣口袋“自言自语”。在当天下午的总结会上,这一段现场录音被工长及时输入电脑,成为大家下次进隧道打冰的重要提示。通过回听录音,职工们掌握了隧道内重点结冰处所和关键部位。以前2个多小时的打冰作业,现在不到1个小时就能完成。

“注意,现在是10时40分,有列车马上要进隧道了,请大家做好防护!”隧道外的防护员李成手持录音对讲机,提醒隧道内的工友离开线路避车。打冰作业要在列车运行间隙进行,带有录音功能的对讲机可以录下现场防护情况、列车动态和标准化作业情况,既可以了解隧道来车规律,又能有效地纠正职工的不安全作业行为。该段职工反映,录音对讲机和录音笔如同漆黑隧道里两只闪亮的“眼睛”,帮助他们实现了安全作业、精准打冰的目标。

和平 刘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