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岁半,阵阵春雷响彻广西大地,广西从此进入高铁时代。南宁作为首府城市通过高铁将周边包括北海,钦州,防城港等三个沿海城市成功纳入一小时经济圈。作为首个开通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其意义可想而知。由此而将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效益无法衡量,而它对经济的积极带动却可以预见。为了确保高铁的正常运营,千万铁路人包括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他们不分昼夜,不定地域,默默的奉献着,铁路延伸到的地方都有他们的付出。
当你憨然入睡之时,是否会知道在漆黑的夜里,冰冷的铁轨上铁路工人正在利用天窗时间抢修线路,为的是不影响白天的列车运行。当你舒适的坐在候车厅里享受着旅途的愉悦之时,会否意识到车站的工作人员已经无数次巡视过这片土地。当你任性的将垃圾往地上随手一扔的时候,你是否知道保洁大姐的衣服被汗水一次次浸透过。当你将座椅当摇椅乐在其中的不停摇摆,搞得快要散架的时候,你可曾知道这些座椅是车站客运人员一张张从值班室搬出来,又一楼搬到二楼,一张张摆放整齐的,而且其中还包括一位身患癌症的老师傅。他的名字叫王汉民,人称老王。
王师傅已年近五十,是位铁二代,进入铁路运输段已有二三十年,大站小站都有待过,铁路运输段俗称铁路万金油,里面的铁路职工什么都要会点,所以他也不例外,可以说是个铁路百事通,也当过值班员。如今在北海站从事客运工作。虽年近五十,且身体患有癌症外加其他毛病,但如果不是他亲口说自己患有癌症好多年这个事实,我是万万看不出来的。平日里王师傅为人乐观,心态年轻,活泼开朗,特别乐于助人,做事积极主动,车站大小琐事都有他的身影。一次下班时,车站的女厕所堵了,保洁大姐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之时是他出马用一个拖把轻松解决问题,教会了我们一招通马桶的实用方法。候车厅座椅坏了有他修,门锁有问题了他来解决。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不管对谁永远都是一副灿烂的笑脸。
初到车站助勤时,是他的热情让我感受到铁路大家庭的温暖。他视车站如家,将生命尽情的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铁路。还记得车站为了旅客拥有更舒适的候车环境,准备要先在一楼候车厅安装空调,为了不影响旅客候车,我们只能下班后加班加点把一楼的座椅全部搬到二楼候车厅。刚下班身心疲劳的大家动作略有懒散,而此时冲在最前面的就是他,他毫不犹豫说做就做,身体力行鼓励大家加快速度。对于那沉重的座椅,车站的年轻小伙都搬的十分吃力,跟他合作的小伙子同事都累趴下了,他虽已经沐浴在汗水中却还是笑呵呵的,直到最后结束他是搬的座椅最多的一个人。有次跟他合作将休息室里一些备用的座椅搬出来候车厅摆放,为了不耽误过多的上班时间,他抱着长长的座椅慢跑前进,跟在后面的我有种被拖着走的感觉,看到这一幕大家不得不佩服他的爱岗敬业精神。而这时候除了他本人我们都还不知道他是个癌症病人。
对于工作他总是能做就做,做好为止,不会计较干的活是否多了。有一天他跟我们聊天的时候说到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时,为了让我们懂得乐观面对困境,他把自己患有癌症的消息告诉了我们,说完之后还是满脸的笑容,语气也是那么的平淡。在医院检查时,排在他前面看病的人听到自己得了癌症后都一个个不是吓哭了就是直接瘫软在地上,而他却是例外。医生说他活不了几年了,他却不屈服于命运,就算剩下不多的时光他也不愿坐以待毙,他也不想影响太多人的心情,于是他只偷偷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个老师,作为园丁她也平静的安慰着丈夫,好歹都是过日子,过好每一天那就是活着的价值。
凭借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的他坚强的活着。他没有因为病痛不来上班,相反他对待工作认真,做事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他热爱这份工作,热爱铁路是铁路伴随他的足迹,丰富了他的人生。面对死亡他泰然以对,面对工作他全力以赴,面对家庭他无怨无悔。或许这就是铁路的环境造就了他顽强的意志力,养成了他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也是一种崇高的铁路精神,正是数以万计的铁路人矢志不渝的奉行着他们的铁路精神,才换来了如今铁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飞跃式进步。他不高大威猛,但他的精神品质足以让我们仰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