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铁道报消息 鹰潭工务机械段向塘焊轨车间一角有一间大屋子,屋子四面墙壁布满了旧枕木,屋子中央有一个高大的铁家伙立着。几个人正在屋里忙活,其中一人将一根1.3米长的钢轨塞进铁家伙下方张开的“嘴”里,另一人开动切割机,将摆在地上的十几根短钢轨割开一道口子。
“准备试验!”不知谁说了一句,所有人员都往屋外走,走在最后的人锁上沉重的铁门。有人在门外扳动门边的电闸刀,屋里传出沉闷的 “咚”的一声,地面为之一颤。这是1月21日记者在该车间采访时见到的情景。
向塘焊轨车间党支部书记曹良平告诉记者,屋里正在进行的是钢轨焊缝落锤试验。该车间每焊500个接头便要另焊7个接头,从中抽取5个接头做落锤试验。试验时,一个重达1吨的铁锤从5.2米高处自由落下,生生地砸在焊缝上,连砸两下,焊缝须毫发无损。这是检验焊缝是否合格的第一步。若是焊缝处被砸开口了,则整批次的焊缝都不合格。
接下来的第二步是将焊轨接头取出来,人为割开一道小口,再次接受重锤锤击,直至砸断。技术人员检查断面情况,查看断面有无灰斑,出现灰斑者,灰斑面积不得超标,单个灰斑不能超过10平方毫米,总灰斑面积不能超过20平方毫米。2014年,该车间焊接钢轨1400公里,焊接2.48万个接头,落锤试验合格率为100%。接受落锤试验的钢轨接头3576个,等于 “浪费”钢轨4.6公里,成本不小。
除了落锤试验,该车间还有一整套焊轨质量卡控体系。该车间焊接的原料轨来自多个钢厂,每个钢厂的钢轨质量不一,即使同一个钢厂生产的同一批钢轨的钢材成分也不尽相同,假如 “一视同仁”按同一种焊接方案操作,难以保证焊接质量。因此,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该车间对每批次原料钢轨都要进行检验,根据不同钢材成分做焊接试验,然后挑选最佳焊接方案,确保焊轨接头坚强无比,绝不 “开口”。
正是靠着 “千锤百炼”,该车间焊轨质量名列全路12个焊轨基地前茅,十几年来未发生一起焊缝开焊质量事故,为行车安全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