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吴中泽摄

从“风华正茂”到“天命之年”,从一个对列车安全监测系统设备维修的“门外汉”到“行家里手”,工作28个年头,他保证了50余万趟货物列车安全畅行在草原铁道线——

人物素描:赵晶,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车辆段动态检测车间呼包线维修组工长,先后获火车头奖章、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严冬时节的内蒙古大草原,寒风凛冽。

1月19日凌晨,室外气温逼近零下20摄氏度。在呼和浩特铁路局京包线三卜素红外线轴温探测站,一场夜间施工配合 “战役”正在打响。呼和浩特局集宁车辆段动态检测车间呼包线维修组工长赵晶来回穿梭于铁道旁,对三卜素红外线轴温探测站钢轨边的THDS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进行拆卸、安装,保证在大型清筛捣固车驶过后,设备继续高性能运行。两个小时的拆卸、安装、调试,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看着设备数据一切正常,赵晶如释重负。

赵晶所在的班组担负着京包线上公积坂、三卜素、萨拉齐、察素齐等7个探测站,15台 (套)THDS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像一个个GPS全球定位装置一样,对行驶在无人监控状态下的列车车轮、车体、车钩、制动装置等车辆关键部件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反馈到前方的列检所,让前方列检所第一时间掌握列车运行品质。

“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的高效率、不间断运行,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对我们来说,故障就是命令。”这句话,在赵晶工作的28个年头里,几乎成为信条。

2013年11月,患重感冒的赵晶正在家里休息,得知老臧探测站磁钢异常工作的情况,他强打精神奔赴现场。看着不能正常工作的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赵晶早已把病情抛到了脑后。经过排查,他发现是由于电源电压输出不稳定,产生了感应电压,导致了故障的发生。正当工友们为排除故障而庆祝时,疲惫不堪的赵晶一头倒在沙发上昏睡过去,他的额头热得烫手。

一年两次的集中修是赵晶最忙的时候。既是司机又是工长的他常常奔波于7个探测站之间,在汽车上睡、汽车上吃已经成了 “家常便饭”。2014年25天的京包线集中修期间,赵晶有20天没回家,奔波在车间与探测站之间。

“赵晶像极了他父亲,踏实、肯干、能吃苦。”说起赵晶,集宁车辆段动态检测车间副主任王杰竖起大拇指:“赵晶的父亲虽然已经退休,但老人可曾经是我们车间的 ‘老黄牛’。赵晶一点儿也不输他父亲。”

28年前,赵晶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来到了集宁车辆段动态检测车间。面对复杂的电子元件、电路板和电路图,他一头雾水。为尽快掌握专业技能,他开始疯狂地充实自己,只要遇见不懂的问题,就追在师傅后面问个不停,一有空,就抱着书一个人钻进总机房,一边对照书籍一边练习操作。两年半的时间,赵晶 “啃下”了 《铁路货车安全监测与应用概论》 《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等专业理论书籍,掌握了5T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的运转原理。

谈及父亲,赵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父亲是车间的老劳模,干不好,丢他老人家的脸。”

如今的赵晶仍旧奔走在百里铁道线上,守望着7个探测站,15台(套)THDS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设备。

编辑感言

28年前,赵晶在父亲的影响下,来到了集宁车辆段动态检测车间,开始了他与铁路的情缘。在工作的28个年头里,他将青春献给了铁路,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无数的汗水,确保了列车的安全畅行。

他常常奔波在铁路线上,在汽车上吃、睡已成了“家常便饭”。他不顾身体的不适,奔赴现场查找故障原因。踏实、肯干、能吃苦成为他的标签。如今,他肩负着责任,仍旧奔走在铁道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