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世坤 通讯员 李雅雪 许凯
人物名片:
李媛,28岁,复退军人,现任重庆客运段乌鲁木齐车队K1582次第9包乘组列车长。从2009年入路至今,她历任过列车员、值班员、列车长等职务,并逐渐成为重庆客运段的业务骨干。2014年,她在全局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了列车长工种第一名的佳绩,并被路局授予“成都铁路局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起航,初入职场
2009年,退伍后的李媛在西南交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进修了两年,随后她加入重庆客运段K201/2次“军人班组”。该班组由优秀复退军人组建而成,号称“人才的摇篮”。
李媛一进班组就感到了压力,当时的列车长曹宇开导她说:“压力就是动力,你的成长将得益于这样的环境,相信自己,你一定会成功。”李媛决定搏一搏,经过努力成为班组骨干,协助列车长工作。
航行,困难重重
努力后总会有回报。李媛通过努力,2012年竞聘成为一名列车值班员。
在任务紧迫、压力重重的情况下,她渐渐发现那一大张密密麻麻满布线条、圆点及站名的全国铁路结算站示意图,以及许多与客运业务相关的资料,让客运工作显得不一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请教老师、琢磨方法和掌握规律后,仅仅五天时间,李媛就能默画全国铁路结算站示意图了。
初出茅庐的她参加了2012年度全路客运系统职业技能竞赛,虽名落孙山,但好强的她已经把目光投向了第二年举办的全局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可她又败了下来。
前进,加倍努力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考试成绩差了点,理解与支持却多了些,李媛的手机陆续收到一条条来自家人和朋友的信息,满是安慰与鼓励。她重拾信心,决心再战。
在李媛顺利通过了列车长竞聘后,她狠抓班组业务学习培训,提升班组人员的基本功。她的个人成绩获得了领导及职工们的一致认同。
喜悦,逐梦圆梦
2014年9月,全局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再次鸣锣,李媛的老公蒲柳序是重庆供电段石柱接触网工区的一名副工长,因为夫妻俩工作都忙,扯证后,两人聚少离多。由于婚期定在2015年1月,在李媛忙碌的日子里,订酒席、找婚庆公司……这些担子只能落在了蒲柳序一个人身上。李媛一直觉得有愧于丈夫,本是两个人的事情,变成了一个人的事。
同为铁路职工的蒲柳序对于妻子的忙碌也欣然接受,用他自己的话说:“既然选择了她,就要理解她的工作,我支持她学习业务,平时见面时间很少,即使是短暂的见面时间里,她面对最多的就是她的那些宝贝业务书。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不太高兴,后来看见她付出和努力,我也就开始默默地支持了。有时候周末还陪她一起学习,渐渐地,我一个供电系统的职工都快变成客运专家了!”
身体不适,婚事忙碌,丝毫没有影响到李媛的学习。由于参加过多次业务技能竞赛,李媛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除了刻苦努力外,还要掌握学习技巧,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学习期间,风油精、咖啡都成了她必备提神“神器”。通过强化培训,李媛的业务水平又提高了很多,她还将自己的默画示意图、熟背规章、解答实作题的方法与培训班的同事们一起分享,甚至有时候还当起了小老师,帮助第一次进培训班的青年职工们一起进步。
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李媛终于荣获全局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列车长工种第一名的佳绩,并被授予“成都铁路局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领导、同事们和我老公,努力不一定成功,成功却必须努力。这几年我奋斗过、努力过、失败过、沮丧过、开心过,最终苦尽甘来,作为80后的我们既然有梦想,就要去逐梦,圆梦。”李媛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