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姚华
付美丝:“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现在的我”
2004年进入成都客运段,2006年当班长,2007年当列车长,2010年调入动车队至今,付美丝的成长可谓“顺风顺水”。
刚到成都客运段时,付美丝被分配到北京车队。“车队对我们说‘一人进京、全家光荣’,又把我们带到学习室,感受‘天府之星’品牌文化,学习一代代先进人物的事迹……然后是入路培训,我明白了,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当不好列车员的。”付美丝说。
付美丝入路前曾在北京长城饭店当过一段时间服务员,“因为喜欢漂亮的铁路制服,觉得铁路这份工作很神圣、很风光,才决定要当列车员的,完全没有想到这份工作其实很艰辛”。
付美丝说,第一次上车在7月,天气非常热,列车长要求她把行李“调”成一条线。她发现车厢里人头攒动,看得头都晕了,自己一个小姑娘要在拥挤的人群中上上下下,何其艰难?然而,更难的是,列车长还要求她在拖地板时,必须把地毯下面的垃圾拖干净,“当初我在饭店做服务员时都没有这么累,跑完一趟车,我的手上、脚上全是血泡”。面对这份工作,付美丝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放弃?
回到家,付美丝对母亲说:“我不想干了!”母亲没有吭声。
列车长了解到付美丝的想法后,跟她进行了促膝长谈。列车长说:“在哪里上班都有辛苦的一面,铁路工作起码很稳定,熬过这一段就好了。先苦后甜,总比先甜后苦好吧?”就是列车长这句话,让付美丝选择了坚持。
“T8/7次列车团队意识很强,得知我的情况后,很多人都来关心我,教我如何做死角卫生,车队队长也找人手把手教我如何用钢丝球将死角擦出本色。”付美丝说,“检查人员检查死角卫生时,要带上白手套在边角上摸,要求非常严。”
看到大家都能坚持下来,付美丝调整心态,开始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困难。
有一次,付美丝在值乘中遇到一位腿脚不方便的老太太,就主动搀扶这位老太太上厕所。下车时,这位老太太非要给付美丝10个鸡蛋。“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陌生人给我送礼物,我非常感动,觉得这趟车没有白跑,起码有一个旅客对我的工作表示肯定。”付美丝说。
有了旅客的肯定和支持,付美丝发现这份工作其实很有意义。几经努力,她当上了软卧列车员,后来又当上了班长。
“当上班长后,需要熟悉了解的业务知识多起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列车长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付美丝说。列车长对她要求很严,常常抽问她:“左边第一个抽屉应放什么?”“汇编资料应该放在哪儿?”
T8/7次列车的所有资料都是有塑封的,而且所有资料的摆放都有一定规范。刚开始,付美丝觉得列车长太苛刻了,“但正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现在的我”。“不能改变环境就只有适应它。”回到家里,付美丝开始找资料,看专业书籍,恶补业务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付美丝终于考上了列车长。“原以为当上列车长会轻松一些,哪知道要求更多、更高了。列车长是班组的核心,一个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是无法把团队带好的。”付美丝说。
李佳:“这一份列车奇缘常常触动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李佳在T8/7次列车当列车长时,曾经在软卧车厢遇到一位男旅客,一来二去,他们由陌生到熟悉。
一次值乘途中,李佳牙疼得非常厉害,半边脸肿得老高。这位旅客看到后,关心地说:“到北京后一定去找医生瞧瞧。”“我不知道离北京西站最近的医院在哪里,心想坚持一下,回成都再说。”李佳说。“我知道离北京西站不远处有一个世纪坛医院,到时候我带你去吧。”毕竟是陌生人,李佳有些担心,但看这位旅客如此真诚,又不好多说什么,于是带上一名乘务员在这位旅客的陪同下穿大街、走小巷,来到了这家医院。
“我跑车这么多年,很少遇到这么热心的旅客,怕耽误他的时间,到医院后,我让他留下姓名和电话,然后把他‘撵’走了。”事后,李佳得知,这位旅客姓周。
“我们虽是萍水相逢,但事后周先生还发来短信询问我的牙好没有,我内心的感动自不待言。”李佳说。
后来,李佳被调到成灌动车,2012年路局开行进京动卧时,她又被调到动卧当列车长。
那年冬天,李佳在动卧“高包”里发现一名旅客很面熟。“你以前是不是跑过T8次列车?你是不是曾经有一次牙疼,我带你去的医院?”周先生的一句话,打开了李佳记忆的闸门……
周先生长期往返于北京至重庆间,一年要坐李佳值乘的列车好几次。有一次,从安康上了几位重要客人。“当时‘高包’的铺位不够了,我就大起胆子和周先生商量,希望他能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李佳说,“周先生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位置让了出来。”
“这件事后,因为工作调整,我再也没有见过周先生,但这一份列车奇缘却常常触动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李佳说,“我之所以给你们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我们的服务还是能够得到旅客认可的……”
图为李佳正在为小旅客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