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石本驹 通讯员 吴正琪
“二道来车,请注意二道来车,3号岗位能见度约150米,前方无障碍,可以进行作业。”1月1日清晨,安静的龙潭寺站运转室里响起了对讲机尖锐的声音。
8时45分,离四川省气象局发布成都大雾橙色预警已过去了1个多小时。在浓雾笼罩下,成都北站整体能见度不足百米。职工纷纷通过通讯设备确定工友间的位置,并提前到达作业位置。最近,四川盆地遭遇了入冬以来的第六场大雾天气。雾霾天气能见度低,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龙潭寺站运用长期总结的“安全秘籍”,为安全筑起了一道屏障。“看得见的是雾,看不见的是每个职工的警觉。自从车站发布大雾预警后,值班人员便全体出动,实行每个道口加人加岗,以往由1人守岗的平交道口加派至3人,并保证每个操作口有人看守,在部分能见度小于200米的作业地点,降低调车推送速度,加强防护,全力确保行车和劳动安全。”在班前会上,龙潭寺站站长蔡健提示道。
针对这样的恶劣天气,该站提早制定了应对措施,该站对值班人员重点进行了雨雪雾天列车、旅客安全疏导技巧和冬季业务培训,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编写了图文并茂的“安全秘籍”操作手册,“秘籍”里收纳汇总了包括驼峰值班员、车站值班员、货运员、信号员、调车员在内的各岗位行车工种的安全提示,并配备了雨雪天气应急备品。同时,该站值班室会根据车站掌握的各区域雾量情况对作业操作地点进行预测,安排雾天值班人员出勤前对重点区域预报,对雾季重点注意事项反复提醒。如遇雾天列车故障在第一时间和乘务员沟通,以保证安全。“‘安全秘籍’其实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绝世功力,但这些秘籍却可以为职工作业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加上一道‘双保险’。”一职工拿着一本写满了安全提示的小册子向记者介绍,这本“秘籍”里每一条经验、每一句警示、每一个要点都是职工结合自己工作岗位上的规章制度和亲身感受总结出来的。
目前,该站对冬季大雾、雨雪天等天气下的作业项目已汇总形成了28条新的安全提示内容,加上之前总结的3大类127条提示,“安全秘籍”的内容已经突破150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