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瀚冉 通讯员 李宁

上月18日10时许,阳光刺破寒冷撒在大地上,可达州东站上空的低温仍然让人觉得寒冷。“饭菜够不够哦?不够的话下次多整点给你们。”“够了,太够了!满满实实!真的是麻烦你们了,辛苦你们了!”该站送餐人员向机车乘务员递上保温盒,略带颤抖的双手尽量将保温盒端得平稳。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记者深深地感到那不只是一份盒饭,更是一份融化冬日寒冷的真情。“我们都是一家人!送餐初期,虽然我们对每位机车乘务员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但我们尽可能掌握他们在饮食方面的具体需求,尽可能让他们吃上满意的饭菜。”达州东站工会分会主席孙波说。

达州东站是位于达万线上的货物列车交接口,靠达州较近,是达州车务段所属的协管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很多从这里接发的列车在开停时间上具有不固定性,造成机车乘务员的用餐难以得到保障。从去年10月27日路局开展为机车乘务员送餐活动起,机车乘务员出乘途中用餐终于不再难。“以前吃的饭菜都是凉的,而且还找不到地方热,更别说饭菜的质量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再也不用为吃什么、冷或热、什么时候能吃到而发愁了,送餐人员已经为我们制定了‘万全之策’,你看,真的很巴适!土豆烧排骨、回锅肉、醋溜白菜都热乎乎、香喷喷的,吃到嘴里,浑身都暖和。”机车乘务员王师傅一边说一边打开新式餐盒,一样一样地向记者展示菜品,脸上满意的笑容久久不能散去。“这都是前一天大家一起商量好的‘两荤一素’送餐计划。早班点名结束后,我们就在第一时间赶往菜市场购买最新鲜的食材,从源头上保证机车乘务员吃得放心,并按照调度通知的准确时间迅速进行烹制,保证饭菜新鲜、可口,同时还会对每一道菜品取样留存24小时以备查验。因为有了磨合期的经验和教训,机车乘务员反馈的问题已越来越少了。”炊事员李师傅介绍说。

该站过去的送餐点位于距离食堂700米远的公路桥下,途中必经达州东站货场。货场上的飞沙可以扬到几米高,让通过这里的送餐职工满面尘土,唯独餐盒却保持得干净整洁。行走在横七竖八的道砟上,每次落脚他们都小心翼翼,不但不能走得太快,还要在坎坷不平的道砟上努力地保持平衡,让餐盒内的饭菜仍旧色香味美。

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现在达州东站的送餐人员不仅能准确地掌握到发列车的时间,还能更加细致地了解到在这里休息的机车乘务员是否吃饭,送餐的时间和地点也更加灵活了。

11时许,“轰隆隆”声中机车牵引着列车驶出达州东站,送餐人员与机车乘务员灿烂的笑容,随着缓缓离去的列车渐渐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