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中午时分,在南阳车务段邓州车站货场,当看到货运员鞠平为了本公司的10车小麦能按时交付而忙得顾不上吃午饭时,万方粮油农贸有限公司的赵经理感慨地说:“鞠师傅设身处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唯有多装车才能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尽管已经年过半百,但这丝毫没有消磨掉鞠平服务货主的热情。“在我看来,融入乡情去营销、带着真情去服务,让货主们感受到亲情。这就是工作!”他如是说。

据了解,鞠平在70年代中后期曾经有过3年的知青经历。提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他仿佛有着说不完的回忆和话题。

“我那时候刚刚十六七岁,从城市到农村,什么农活都不会,是老乡教会了我种地、割麦、养猪。”鞠平说:“我深知农民们的艰辛和不易,所以一看到有货主来车站办理粮食、化肥和其他农资产品的运输,我就会感到很亲切,就会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

邓州是河南省人口最多的农业县级市,也是豫鄂两省交界的重要农副产品集散地。位于邓州车站南侧的粮油农资大市场是豫西南最大的农资交易市场,许多商户都与车站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货运组织改革后,为了给货主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鞠平独创了货运员“跑场”制度,坚持每天“跑、问、盯、听”四字作业法,即跑一趟看货源组织、问一遍征求货主意见、盯一圈现场装载作业、听一声货主对服务过程的反映,帮助企业解决运输现场的具体问题。

“由于当年在农村插队,所以我有深厚的农民情结。”鞠平笑着说:“帮助农民兄弟把地里的粮食转换成红钞票,我一直觉得是件很自豪的事情,也是对自己青春岁月的寄托和回报!”

鞠平的口袋里装有一本“货源簿”,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货主的电话,有大宗业务客户、有经常发零散货的客户、有只发一两次货的客户,还有的甚至一次业务也没有办理。为了随时掌握货源情况,他每隔几天就把电话簿拿出来拨个电话和对方沟通问候一番,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对方需求。

去年国庆节,当地一位货主嫁女儿,鞠平被邀请去喝喜酒。婚宴上,坐在他身旁的一位客人不停地接打电话。话语中,鞠平得知这是一家农资企业的老板,手头有大量的小麦要发往湖南。由于担心铁路空车有限、手续难办,所以打算通过公路运输,正忙着联系多家汽运公司。

了解情况后,鞠平一边采用算公路铁路运输“对比账”的办法,说服该货主放弃原定运输方案,一边与车务段联系,承诺在计划申报、车辆配空、装车挂运等方面给予优先,全力满足货主需求。

当看到自己的小麦在短短几天内就全部顺利启运,这位抱着“试试看”心理的货主终于吃下了“定心丸”。“以后,我的货就从邓州站直接走了!”

作为邓州站货运车间的兼职党支部书记,鞠平带领伙计们建立健全货物“亲情对接”、“亲情取送”、“亲情装车”等服务机制,为货主提供力所能及的全方位服务。他们还充分发挥一线班组党员的作用,设立“亲情货运党员岗”,根据货主的要求,协调服务环节,简化办理手续,提高装卸作业效率。

鞠平常说,只有真心实意的为货主服务,让他们从中得到实惠,他们才会愿意到铁路上来运货。从事货运工作30多年来,他一方面为铁路、企业牵线搭桥,实现了路企合作的双赢;另一方面,他坚持用真心打动货主、用真情服务货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老铁路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货主的信任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