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身高4000px,有着标准巴彦淖尔女性憨厚质朴相貌的马瑞涛,绝不会想到她能独自一人完成机车上50多斤重的列车监控主机箱的拆装、搬运,也不会想到她是包头电务段48个一线班组中唯一的女工长,带领工区11名男职工承担着临策线、乌吉线、海老线、海公线、包白线800多公里铁路线上的128台小辅修机车、25台GYK自轮车车载信号设备的检修与养护任务,守卫着呼铁局的西大门。
对于这个风风火火的女人,工区里的11个男同志早已习惯,47岁的马瑞涛和他们一样在成天机车上爬上爬下,在地沟里摸爬滚打,拒绝帮助但任务完成的比男同志还好。凭借这股“男人婆”的劲儿,从2000年上任工长至今,马瑞涛手里送检出库的4200余台机车车载设备全部实现了优质率100%,数据换装正确率100%,她本人也先后荣获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在成绩和荣誉背后,马瑞涛的付出确实让周围的工友们自愧不如。临河车载工区管内都是内燃机车,除了机车内部空间狭小,油污多以外,夏天上机作业对于车载信号工来说就成了“人间炼狱”。没有空调的机车在阳光暴晒下,车内气温最高达60度,喝掉的水都成了汗,一次检修或换装任务结束,马瑞涛的衣服从内到外全都湿透了,她还总是笑着安慰自己和职工:“这比锻炼身体都减肥,一天下来能瘦3、4斤。”冬春运期间的一天夜里,熟睡中的马瑞涛被副工长的电话惊醒:“临策线一台机车的主机箱出现问题,紧急入库待修。”想到晚出库一分钟就会多耽误一分钟行车,心急火燎的她根本没听见副工长在电话里说已经派人过去接她,穿上衣服骑着自行车就冲出了门,凌晨一点钟,街上的路灯都熄了,马瑞涛一路摸黑,十分钟后到达工区。看着眉毛、睫毛都结成冰花的马瑞涛冲进来时,工友们处理故障的焦虑都变成了对她安全的担心。她马不停蹄地带着职工奔赴大库,在15分钟内就找到了导致列控主机故障的原因,还发现并处理了设备接线的问题。
201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局开行胡杨林“草原之星”旅游专列,与乘客的惬意出行恰恰相反,这成了马瑞涛最紧张的一段时间。由于列车在临河将转行非电气化的临策铁路,临策机车库每天出入库的机车数量达14台,工作量变成了原来的3倍,担心出现紧急情况影响客车运行,马瑞涛就在工区住下了,“十一”休假回家的儿子,硬是没有见到妈妈一面。
说到家庭,马瑞涛既欣慰又亏欠,由于每天大量的时间都在工区,负责着全工区13名职工的“营生”,体贴的丈夫包揽了家里的大事小情,聪明的儿子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了家里第四代电务人。可是一想起几个月前去世的母亲,坚强的马瑞涛不禁红了眼眶。马瑞涛父亲早逝,在工作之余她悉心侍奉全身瘫痪的母亲,23年卧病在床的老人没有一点褥疮令主治医生都称为奇迹,可是在2014年6月老人病危之际,一向孝顺的马瑞涛没能在病床前伺候,一边是母亲在医院吐血不止,一边是40余台机车数据需要换装,工区人手短缺,最终她选择了留在工区,当35台机车数据换装完成,大部分工作进入尾声,在工友们的极力劝说下她才回到医院。母亲去世后的第四天,她就带着对工作的不放心返岗了。她说“妈只有一个,但是工作也是钉对钉铆对铆,尽孝不是一日之功,母亲她会理解。”
28年,10000多个日日夜夜,马瑞涛在她热爱的车载信号工的岗位上一干就干了一辈子,她喜欢在这个男人扎堆的岗位上继续接受挑战,年近50的她并不想退休,说到工作她举起两根手指摆成V型,兴奋地说:“我工作,我快乐!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