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夏永静 通讯员许书桃 吴正琪)

“前方关门防护设置在180公里处,反方设置在189公里处,施工点在185公里500米位置。”10月9日,内江工务段资中线路工区排班点名会上,工长陈林对照作业计划,一一填写着安全风险看板,部署当天工作。作业安全风险看板是内江工务段在全面施行 “红线”看板以后,结合工务现场维修特点推出的又一项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的新举措。

看板分为车间和班组两大类,内容包括各车间、班组管内的线路概况,车站、区间示意图,安全风险点,作业组织和安全风险卡控措施等多个栏目。在班组进行每日班前点名时,当日施工负责人便将作业地点、防护员点位和作业标插设位置等信息利用彩色磁铁在 “车站、区间示意图”看板的对应里程和位置上标识出来,这样,作业人员、防护人员就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了解本岗位的情况。

同时,施工负责人还要在 “日作业组织”栏填写当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作业计划,并在 “安全风险及卡控措施”栏填写当天施工负责人、各岗位防护员的姓名和职务。这样一来,上级和包保干部深入现场开展作业盯控和安全管理时,便可对当日工区的作业情况一目了然。

安全风险看板制度不仅在形式上更加规范地服务于现场生产和管理,而且对于加强安全风险过程控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施工负责人可以根据当日的作业项目重点,如隧道桥梁、小半径曲线、地质灾害点、设备病害多发地段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通告安全风险及卡控措施,让作业人员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