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石宗林 通讯员 黎鹏程)9月23日,贵阳建设指挥部传来消息,由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承建,被专家誉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隧道巅峰之作——贵阳市域铁路枢纽白(云)龙(里)线龙洞堡机场隧道贯通。

龙洞堡机场隧道是国内首座“空地一体化立体交通枢纽”。2010年8月,为打造集航空、高铁、轻轨、公交于一体的立体化交通枢纽,使旅客真正享受到“零换乘”无缝衔接的便捷交通,贵州省以龙洞堡机场扩建为契机,将贵阳市域铁路和轻轨引入机场航站楼。

位于机场负三层的龙洞堡机场隧道全长2496米,下穿候机楼、航油站、停机坪、货运一号道路。地质资料显示,龙洞堡机场处于龙洞堡褶皱带,属喀斯特地貌,下面全是回填的虚渣。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打隧道,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此外,由于在候机楼负三层设铁路车站,隧道洞口从一个变为两个,再从两个变为三个,隧道跨度在变化过程中形成了从大跨A到大跨E五种截面,尤其是必须保证机场一切建筑物零沉降,因此设计十分复杂,施工难度极大。

在施工过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梁文灏曾亲临现场指导施工。在建设、施工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大跨度变截面、隧道小净距穿越建筑物桩基、穿越人工填土、超浅埋四大施工难点均获突破。建设单位还与西南交通大学、铁二院等联合开展“空地一体地下综合体交通枢纽”课题研究,涉及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超厚高回填空心混凝土施工技术”、“地下通道下穿机场高架桥及航站楼关键技术研究”被列为中国铁建重点科研项目。

据了解,贵阳建设指挥部和施工单位先后4次按期或提前实现节点工期,为机场航站楼按期开通运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