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七德

成贵铁路途经的毕节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老区。这里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的状况延续至今。地势复杂,交通闭塞导致这里贫困落后。

后河村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群山之中,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村前有条跳蹬河,河上无桥,连接两岸的道路无法修建,更无从谈及车辆通行。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只能依靠肩挑背扛,从崎岖的山路上带回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许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大山啊!”村民哀叹却又无奈。改变落后面貌,提高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修路。当地政府多次规划建桥筑路均因资金问题而搁浅。

成贵铁路开工后,承担第12标段施工的中铁十九局成贵铁路项目部在施工调查时,目睹村民出行的艰难状况后,与后河村所在的德溪街道办事处,准备在跳蹬河上修建永久性的钢架桥。

连续的施工奋战后,由项目部出资出工修建的罗家寨钢架桥横跨在跳蹬河上,连接桥面的2250米硬质路面道路同步建成。钢架桥建好开通的那天,村民扶老携幼前来感受新路的便捷,一位大爷竟然老泪纵横。后河村以及周边村民开始告别肩挑背扛的过去。

2014年6月15日,毕节市七星关区德溪街道办事处代表后河村全体村民致信成贵铁路公司,高度赞扬了中铁十九局的铁军精神和央企的责任意识,感谢项目部给老区人民搭建的幸福路。“这是连接路地双方友谊的纽带。我们将发扬红色根据地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支持中铁十九局加快成贵铁路建设。”办事处代表毕节人民“衷心预祝成贵铁路早日建成通车”。

跳蹬河上的罗家寨钢架桥已经成为连接路地共建的和谐桥,它展示着成贵铁路施工顺利推进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