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宋捷 通讯员 舒浩

“遂成线9公里745米处气温34.6摄氏度,轨温53摄氏度,达到出巡值,4名职工已出动巡查线路!”“遂宁南线桥车间今晚‘天窗’时间请求240分钟施工。”8月20日13时30分,遂宁工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中心主任梁文斌和调度员邓建军正不停地接打着电话,指挥各车间开展日常养护工作。

宽敞的指挥中心整洁明亮,墙上由9块显示屏组成的巨型屏幕正播放着遂宁南至三星间的实时行车动态。梁文斌指着墙上的液晶显示屏说:“通过这个类似于轨道车‘行车记录仪’的系统,我们能掌握线路行车状况,发现问题就能立即通知车间进行养护维修。”

在房间中央的5台电脑前,几名调度员各司其职,办公室里的气氛紧张却又秩序井然。

“当初成立这个中心就是为了整合信息资源,完善安全控制体系,于是就把线路科、桥路科、安全科的超前职能集中在这里。”梁文斌说,“一旦有防洪信息,第一反应就在这里,然后调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梳理出一个初步信息,最快速地提供给领导作为决策依据。”

梁文斌介绍,今年5月25日8时,潼南桥路工区工长黄勇带领工区职工在遂渝下行线三星至潼南区间进行雨后设备检查,9时4分巡查至50公里315米处发现左侧挡墙外鼓开裂,立即进行现场监护,并将现场情况上报到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段调度掌握情况后,立即将情况汇总,进行整理后汇报给段领导。该段立即启动防洪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紧急抢修。巡查线路职工第一时间发现,指挥中心迅速反应,整个险情从发现到解除一气呵成,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效用由此可见一斑。

去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的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坐在家中指挥现场决胜千里的功能。

该段整个调度指挥平台由指挥调度中心、质量分析控制台、计划审批台、生产调度台四部分组成,指挥中心通过平台与电信3G网络无线对接实现远程数据交换,从而第一时间获得信息。

16时30分,调度员刘川直接拨通了遂宁南线桥车间副主任赵华的电话:“今晚重点施工是轻伤焊缝逐步消缺,你们轨道车、焊接材料、人员都准备好了没有?遂渝线这段时间长途旅客列车经常晚点,请注意施工时间。”电话那头传来赵华的声音:“今晚要焊5个头,差不多210分钟就能完成。”挂断电话后,刘川又在施工计划表上画了一个五角星:“做这个记号主要是为了提醒自己,今晚要强力盯控这个点,提前再向他们确认。”

调度指挥平台涵盖了工务调度指挥的日常调度、施工计划“天窗”调度和“三全”控制三项主要功能,其中“三全”控制是该平台的重点项目,通过语音对讲确认、视频或照片传送等方式,对全段1000多人的日常作业过程进行监控。在日常作业过程中,该段每个工区都要在施工点名会和主要作业施工过程中,利用设备拍摄照片并上传到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从而实现对工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为发挥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最大效能,该段还在各车间主要负责人、各工区工长和段业务科室负责人手机上安装了GPS定位系统,随时了解人员的动向,进一步加大了对相关人员的管控力度。

通过一年多的运转,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正日趋完善。调度指挥平台的应用,让“远程监控”和“远程指挥”变成了现实,为科学养路安上了“天眼”,确保了安全万无一失。

图为该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员正在进行生产调度指挥。

安全是天——记六盘水工务段六盘水线路车间主任卯申奎路成都铁路局全力应对入秋以来最强暴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