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治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都车辆段引入“中班”改革段修生产组织,实行错峰生产提高劳动效率,为完成全年段修任务打下了基础,同时保证了职工按生产班次正常上下班。

近年来,该段客车段修任务年年增量,2014年的段修计划达到1195辆,每个工作日的检修量达到6辆。一段时间,该段每天上午都为落成6车、交验6车之后能否准点出车、进车犯愁。因为错过了中午1个小时的牵出线信号开放时段,当天的任务就无法兑现,检修口的职工就不能准点下班。

教育实践活动中,职工对不定时加班提出了异议。针对这一问题,该段组织检修车间和劳资、技术、调度等部门进行联合研讨,对建段以来检修口一直采用的白班生产组织进行改革——围绕提高检修台位的利用率,相关作业人员按工序流程分时段进入生产环节,实行错峰生产,部分职工的工作时间调整到中班,即每天下午和晚上上班。

为了确保中班作业进度、检修质量、劳动安全受控,该段安排党员技术骨干到各流程的关键岗位,加大中班干部及技术人员管理力度。同时,配合生产组织调整采取了段修食堂供应晚餐等措施。

中班推行后,该段不仅每天的客车交验顺利进行,而且过去工序交叉相互干扰和工序不畅等问题也迎刃而解。2014年7月,该段创下了客车段修131辆的单月最高纪录,8月完成客车段修123辆,9月前5个有效工作日已完成客车段修3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