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人民日报8月25日12版。

8月21日,由淄博车务段农中站开往黄岛港的集装箱班列准时开出。3月1日至8月20日,该段集装箱运输收入达到21264.8万元,同比增长73.1%。

为进一步融入市场,争取货主,开发货源,济南铁路局针对集装箱运输项目研究出一套独闯市场的 “武功秘籍”。

搞好集装箱运输是铁路货运融入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条件。济南铁路局货运营销处负责人介绍,在集装箱业务上,他们坚持市场运作、项目化管理,成立集装箱项目小组,定责定权。

“市场化运作最重要的就是营销。以前坐等收货,现在得出去拉活。”先行试点的淄博车务段副段长刘洪青说,刚开始做集装箱运输项目,看似离市场很近,实际还是比较远,集装箱运输市场需要探索。

值得高兴的是,在各方的努力下,淄博车务段有了集装箱运输直达班列。刘洪青举例说,从淄博的农中站到青岛西车务段的黄岛站,以前列车需要编组、解编,中途还得停下等好几个车站的货,现在中间不停直接到达目的地。以前需要一两天的时间,现在5个小时就到了。

济南铁路局通过与傅山集团合作开出的农中至黄岛的直达班列,截至目前,每周大约运输500个集装箱,约有2万吨货物,每箱货物的运输成本降低了250元,深受货主青睐,成为济南铁路局出去争货源的品牌。

济南铁路局积极推动路港联合,加大海铁联运力度。

济南铁路局下属的青岛站货运中心和青岛西车务段黄岛站就在青岛港口附近,集装箱进出量非常大,海铁联运市场广阔。

据青岛站站长牟晋忠介绍,为发挥各自优势、推动路港联合,青岛站联合青岛港务局和4家内贸集装箱船务公司合作,下浮运价。由此,以停靠青岛港大港的9条内贸航线和2条外贸班轮为重点,海上货物到达青岛港后通过铁路输送到内陆地区,将物流服务经营的链条由海运延伸到铁路,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通过一年半的运作,2014年1月至7月海铁联运集装箱的运量是2013年全年的2.4倍。

在抓住内贸资源的同时,济南铁路局积极试水铁路集装箱下水过境,开展海铁国际联运业务。青岛站货运中心依托港口优势,确定了铁路集装箱下水,通过海运至国外港口,装箱后返回青岛港,然后通过铁路运输过境至国外的操作模式。据介绍,此项目至今已开展半年,青岛站从最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已发运了300车左右的货物。

我的货物到哪了?这是货主们最关心的问题。青岛站货运中心一改之前需要货主自主查询物流情况的形式,派专人进行集装箱追踪,将集装箱所装车辆号告知货主,同时每日将集装箱到达位置及时通知货主,给货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对于海铁联运发送的集装箱,青岛站派专人前往黄岛进行过驳换单作业,全程代办,解决了外地公司在青岛设立代办处难的问题。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