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铁道报消息 8月8日,南昌车辆段质检员聂旭江背着简单的行李,登上了挂在货物列车之后的 “绿皮车”。他此行的任务是押运4辆 “红皮车”去千里之外的厂家进行厂修。令他颇感意外的是,在4辆 “红皮车”之后,竟还有1辆 “绿皮车”。难道是编组错了?他赶紧向段里汇报情况,得到的答复是 “那辆 ‘绿皮车’就是专门为你一个人加挂的,是你的专属‘房车’”。

南昌车辆段每年有近140辆客车需要送厂家大修,送车、接车段里都会安排押运员押运。押运的活大家不太愿意干,因为进厂、出厂的客车都是挂在货车后面慢慢悠悠地 “走”,时间长的需要走七八天。押运员只有一个人,漫长的路途,十分寂寞。更苦的是由于车上没有电源和锅炉,冬季北方气温常在零下20℃左右,冻得押运员直跺脚;夏天车内温度超过50℃,押运员热得没地方躲。再加上刚出厂的车辆车厢内气味重,押运员长时间呆在车内,也是一件很难受的事。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押运员提出希望能改善押运条件。这个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意见引起了段领导的高度重视。南昌车辆段从关心职工、爱护职工的角度出发,提出在进厂和出厂的 “红皮车”之后加挂生活用车的建议,并上报南昌铁路局。二十几天后,路局给予答复,同意加挂一节生活用车。

加挂的这节生活用车为 “绿皮车”,是母车。母车自带发电机,解决了照明及夏季用电风扇的问题。车上还有锅炉,既可以烧开水,又可以供暖,解决了冬季防寒的大难题。押运员吃住都在 “绿皮车”上,押运之行像是坐着房车旅行,而且是 “专车”!

编辑点评 看到这个标题,幸福感油然而生,其中的“房车”“专车”体现了押运员的特殊待遇。

这篇文章文笔流畅,让鲜为人知的押运员工作跃然纸上。文章运用前后对比,突出了南昌车辆段爱护职工的实际举措,展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