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小蓉
笔者先讲一件事:有一次,笔者用手机发送了一条信息给一个朋友,以为自己对手机信息发送很熟练,在没有确认收件人的情况下,一不小心就盲目地将信息发送到另一朋友手机上。这朋友收到信息后,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便打来电话“责问”。在一番苦口婆心的解释后才消除了手机“盲打”给朋友造成的误会。由此,笔者认为,企业安全生产同样应切忌“盲打”。
我们剖析许多责任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现,麻痹松懈、简化操作规程等违章现象占的比例相当高,这些现象往往发生在盲目操作之时,甚至直接成为责任事故的起因。其实铁路企业也不例外,岗位设置多、技术性强,还比较单一。职工长期在同一岗位从事重复的工作,自认为把自己岗位的工艺流程、作业标准、劳动安全等各项规章制度背得滚瓜烂熟,可能会在思想上开小差、工作中开玩笑等。他们存在侥幸心理,凭着自身多年的经验盲目操作,不按章作业,养成不良习惯,生产质量同比有所下降,给事故隐患留下可乘之机,最终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一次手机“盲打”虽然可以通过沟通及时消除“误会”,但是安全生产上的“盲打”可能给人身和运输安全带来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笔者认为有“盲打”的职工应及时改变不良习惯,努力确保铁路安全生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