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打到哪,铁路修到哪里!”

   “汗水溶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淋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

     铁道兵,一个应时代潮流历史需要组建起来的兵种,她诞生在炮火纷飞、内忧外患的一九四八年,一九八四年百万大裁军中改工,今年是中国铁建兵改工30周年,铁道兵以她不朽的功勋,在军史及建设史上浓墨重彩写下了她那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

   铁道兵第八师,1958年组建。1965年修成昆铁路。1958年10月,铁道兵第一军军部撤消后,以军部和独立桥梁团为基础,组建铁道兵第八师,辖5个团。1984年1月1日“兵改工”完成,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第八师改为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2001年8月改制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从多方渠道我们开始追溯当年那支意气风发,肩负历史重任的队伍。

热血赋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及其光荣伟大的革命,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毛泽东

   1946年6月,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不顾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向各个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军凭借其兵力上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向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通过前8个月机动防御作战,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

   1948年起,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为了保证刚打完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主力迅速挺进山海关,铁道兵团前身铁道纵队全力抢修北宁线,帮助主力取捷径隐蔽地挥师入关。为举世瞩目的平津战役铺平了道路。

   为了保证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铁道兵部队抢修津浦、平汉铁路,引三大战役主力部队支援渡江作战。

   1949年4月20日,挑起全面内战的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北平谈判破裂。第二天,毛泽东与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晚八时,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个王朝的灭亡,永远记在了1949年4月22日这一天。

   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野战军铁道兵团,“野战部队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成为这支铁军部队的口号。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五次战役皆有铁道兵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参战。  

   1951年3月一个寒风彻骨的夜晚,美军的飞机投下了一颗1000磅重的定时炸弹,正好落在一座桥墩的旁边,它一旦爆炸,这座桥就会被炸毁,而且不是一两天可以修好的,一旦延误战机,兵力不能及时调运,物资不能及时送到前线,后果不堪设想!

   铁道兵的战士们急了。“连长,让我上吧!”“我年轻,让我去!”他们纷纷主动提出搬走定时炸弹。

   就在这个时候,只听“扑通”一声,22岁的青年战士、共产党员王国璋跳进一公尺深、上面还浮着薄冰的水里去探寻炸弹。数九寒天,他一跳进去浑身就冻成了紫色,但他奋不顾身地去努力完成这个危险的任务。王国璋沉着冷静,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体内的氧含量急剧下降,他已经做好完成任务牺牲的准备,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在水里摸了许久,摸到了!他把绳子套在炸弹的环上,向岸上战友们喊:“拉呀!”岸上的人们把炸弹拉到岸边。这时,定时炸弹爆炸了,大桥安然无恙,列车顺利通过。

   多年以后,当记者问道,你拉定时炸弹时,是否想到它一爆炸你就会牺牲。他坚毅地回答:“当时我想到的只是定时炸弹一爆炸,桥就会被炸毁,我们就不能通车,不知道要造成多大的损失!”

创业图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铁路很少,平均每人不到一寸,这与我们这个大国很不相称。因此,铁道兵要多修铁路,这是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也是国防现代化的需要。

                                                    ——朱德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之后的铁路建设中几乎都有铁道兵官兵洒下的汗水甚至献出的生命。

   铁道兵兴建的第一条铁路是鹰厦线,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战略需要的一条重要铁路,修建鹰厦铁路最关键的就是填海问题,包括铁道兵第八师等八个师一个独立团参与了鹰厦大会战。他们和船工、民工任凭风大浪急、敌机骚扰,驾着载石帆船,喊着号子,乘风破浪,迎着潮水浪尖抛石填海。海上百舸争流,潮起石落,水柱冲天。一年多时间,就填起了一条火车,汽车并行的长5公里、宽19米的海上长堤。

   在铁路建设史上铁道部第八师最负盛名的要数七大工程中的成昆铁路。

   1964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加快内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决策,毛泽东主席发出“成昆路要快修”的指示,国务院、中央军委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成昆铁路建设的重大措施。施工队伍以铁道兵第八师等五个师团为主力。1964年第四季度进入施工管区,重点工程相继开工。

   成昆铁路穿越地质大断裂带,设计难度之大和工程之艰巨,均属前所未有;沿线山势陡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而它的修筑,为人类在复杂山区建设高标准铁路创造了成功范例,堪称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

   1970年7月1日,铁道部第八师为党的生日献礼,在西昌举行成昆铁路通车典礼大会,党中央发贺电表彰参加成昆铁路建设全体建设者对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届中国铁路文学奖一等奖《写给静静的山岗》中这样写到:“在我们赖以繁衍生息并渗透了我们爱恋与忧思的国土上,历史的雄奇,往往伴以悲壮的献祭。由此而想到金属般沉重的历史使命,由此而体味积淀在血液里的爱情。”

继往开来

   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纪,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为了促进西藏产业发展,优化西藏的产业结构,实现中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刚跨入21世纪党中央就做出重要批示,加快“进藏铁路”等工程建设。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正式开工。

   西藏自治区在2006年之前是中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运往西藏的物资大幅度增加,西藏原有的以青藏公路为主体的运输通道无论从时效,运量等不能满足当前地区发展需求。加快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修建青藏铁路已是势在必行。

   4年多来,他们在极端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劈高山,挖隧道,完成8.2亿元工程投资的“青藏速度”,实现了2004年6月22日安多按期铺轨的目标,2005年8月24日,青藏铁路道轨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车站胜利接轨,中国铁路成功地越上了世界铁路之巅,在锦绣山河铺满了铁路网。

   为了适应时代潮流和城市化需要,2011年2月正式成立中铁十八局轨道公司。她的成名作当属深圳地铁和应时代而生的盾构队。经过几年在中国最严格规范的深圳地铁市场锻炼出来的一支地铁建设军,受尽磨难后俨然已成为地铁市场中一支有着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的施工队伍,被很快成为轨道公司的主力战队和金字招牌,并以此很在2013年相继打开了厦门、武汉、广州的地铁市场。

   铁道兵作为一个兵种,虽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消失了,但铁道兵的丰功伟绩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上。

   今天,意气风发,勇攀高峰的中国铁建人秉承铁道兵令行禁止、勇于创新、一往无前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形成了以“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为核心价值观的卓越文化,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朝着“中国建筑业的领军者,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建设集团”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