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一种态度
有人曾这样对线路工的外在形象是这样评价: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收破烂的,这就是我们线路工给人们的印象。
线路工就像的师傅总结所说的,要有三“从”四“得”的态度,也就是生活要服从工作、工作要服从安排、一行动要听从指挥,要挨得饿、受得累、经得晒、经得考验。
盛夏六月火辣的太阳,炎热的天气。当人们都因为炎热不愿出门的时候,他们已顶着烈日奋战在作业的现场了。为了供电的可靠保障,必须充分利用每次停电计划的时候对输电线路的设备进行检查消除隐患。
烈日下,他们站在电杆上,顶着一股股热浪的袭来得风工作着。平时我们一般在太阳下晒上半小时,都会觉得很难受,但在杆上的作业人员,一直坚持就是3个多小时。到了中午,负责后勤的人员,把饭菜送到施工作业的地点,杆上的作业人员才下杆,便在附近的比较凉快的地方下,简单地把午饭解决了。疲惫了的人员,趁着休息的时候便就地“眯”一会儿,就继续上杆把该做的工作完成好,尽快的恢复送电。只要顺利完成工作,能够确保电气设备以健康良好的运行状态,他们认为流再多的汗也是值得的,这也是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从事线路工的覃老师傅认为工作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工作二十多年来,深刻体会了线路工的三“从”四“得”,为了就是减少停电而干扰对铁路运输安全秩序的影响。
巡线,对以线路工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别看巡线这是一件小事情,却马虎不得。在山上树木和树藤长得快,不及时清理,特别是当遇到台风暴雨的天气,就有可能出现断掉的树枝、就会压到电线上,造成线路跳闸,影响正常的供电,就会干扰到行车的安全。
清完杂草危树后,检查杆上的线路,“瓷瓶没有损坏、掉落,线路线骨正常,接头无松动……”陈师傅一边看一边说,而旁边的覃师傅就一项一项的记录下来。
忙完这些工作,早已到了午饭时间,巡线师傅们从包里拿出了干粮和水,坐在塔基边吃了起来。巡线结束时间都是不确定的,通常到下午三四点。为了让肚子不挨饿,一包干粮和随身带的水壶就是午餐。
平凡的线路工人,每次面对抢修事故时候、排除故障都是刻不容缓,做好方案,大家便抓起自己的工具和材料,以最快地赶往现场,及时排查,消除故障及时恢复送电。
任何的工作,都有着它深刻地含义,但更多的却是理解,正是如此,在一线工作岗位上有着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却一直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我们的线路工们,如同一个个在电杆上安静而牢固的瓷瓶,不管历经多少次的风吹雨打,仍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