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3日,成都铁路局重庆机务段已处理机车车顶漏雨39处,更换机车头灯32具,更换机车刮雨器40副,补充机车响墩42个、火炬53个、机车铁鞋8个,确保了防洪期间机车质量和备品充足。

该段结合担当区段、机车、人员、线路和生产组织机构变化等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围绕“人员选拔关、职责定位关、作业发挥关”,有针对性开展救援演练、日常应急演练,为随时应对防洪突发事件提供安全保障。

■抓宣传,强化安全意识

在汛期来临之际,重庆机务段根据气象局天气预报,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全面整治”的理念,抓好人员教育、安全卡控、设备整治、信息传递、方案演练等各个关键环节,为确保汛期行车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段高度重视宣传工作,进入汛期以来,把“十必停”措施作为抓手,把近几年来的典型水害事故制作成教学课件和事故案例,通过动员会、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开展防洪安全教育,强化机车乘务员汛期安全行车意识。他们利用橱窗、宣传栏、“闪光台”等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弘扬防洪先进事迹,不断激励全段干部职工争做防洪抢险的模范;他们还利用安全警示栏、横幅、曝光台等方式,帮助职工克服“防洪年年有、每年都一样”的惯性、惰性思维,树立“宁可错停、不可盲行”的安全责任意识。同时,该段以《技规》、《行规》、汛期行车速度规定等规章作为主要内容,采取“集中学习、骨干讲解、出勤抽考、全员考试”的“立体教学”模式,利用交班会、学习会等时机组织机车乘务员学习《暴风雨行车办法》、《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办法》等相关制度,定期组织考试,确保防洪知识入脑入心。

■抓培训,提高防洪技能

安全行车是重中之重,而提升乘务员安全行车能力又是防洪工作关键中的关键。

为此,该段在近期培训教育中加强了非正常行车办法内容的讲解,特别是担当乘务区段内的防洪一览表、安全提示卡、不同的雨量警戒值行车办法、防洪看守点呼叫制度、汛期LKJ数据相关变化等内容,要求机车乘务员必须熟记。强化对乘务员进行运行速度控制、车机联控、制动机使用等防洪关键环节的指导,规范防洪措施执行标准,提高乘务员保障行车安全的能力。同时,该段还整理编发防洪资料,让乘务员随身携带,在运行中严格执行,切实担负起防范水害的责任。

为确保汛期信息畅通,该段内各运用车间建立健全了防洪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微信、QQ、手机短信等多种联系方式,将担当区段的天气变化和安全注意事项及时群发给机车乘务员,使每名机车乘务员都能了解掌握当日执乘作业的防洪安全重点,做到心中有数。段内设立“防洪信息组”,及时收集汛期行车信息,并要求乘务员在第一时间将运行中的防洪信息向机车调度室汇报,对漏报、不报、汇报不及时的乘务员,将严格考核,确保防洪信息传递及时而准确。

该段各运用车间还通过监控、录音、视频等分析手段,查找机车乘务员在运行速度控制、车机联控、呼叫应答、信号确认等防洪关键环节执行的问题,提高乘务员保障行车安全的能力。

■抓整治,提升设备质量

   为确保汛期生产安全有序,进一步提高机车设备质量,该段还结合春检、专项整治和普查,加强了设备质量整治工作,规范了整备作业标准,他们重点对头灯、瞭望窗、刮雨器、下砂装置、扫石器等关键器具进行保养;对走行部、制动机、受电弓、牵引电机、直供电装置等机车关键部件进行排查;对全段机车响墩、火炬、信号旗、区间电话、短接线、复轨器、安全带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过期、损坏、丢失的立即进行更换或补充。

该段各车间负责人组织各班组执行鉴定整修计划,由质检组人员负责协调配合工作,各班组工班长重点检查职工作业标准执行情况。

同时,他们还组织专人对整治中发现的典型性、倾向性质量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建议,并加强动态信息收集和跟踪处理,对途中发生设备故障的机车,回段后及时向乘务员了解途中运行情况,跟踪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