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肖培清 本报特约 徐春明
5月16日12时,随着2222次货物列车安全顺利通过郑 (州)焦 (作)城际铁路黄河大桥,栉风沐雨54载的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正式退役,黄河上首座四线铁路大桥在郑州 “上岗”。
凌晨5时许,一轮明月尚在天空高悬,阵阵河风随着奔流的黄河水袭来,给人丝丝凉意。5000余人的施工队伍已来到黄河南北两岸,做着施工前的准备。
为见证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最后一次“迎客”,早早来到了黄河岸边。晨曦中,向上游望去,第一代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的部分桥墩依然耸立在宽阔的河面上。的思绪被带进了深邃的历史空间。
1881年,中国建成了全长9.7公里的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多次奏书朝廷修筑京汉铁路。然而,在黄河上架桥却成为了当时的一大难题,清政府将修桥任务委托给了比利时一家公司。由于郑州地处邙山头,土质坚硬,河床较窄,河道稳定,费用较低,架桥方案可行,黄河上的第一座铁路桥最终落户郑州。
1903年9月,第一代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动工修建。1906年4月耗费白银265万两、全长3015米的黄河铁路第一桥建成通车。京汉铁路南北贯通,为沿线各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那时,郑州还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县城,正是因为有了铁路,郑州才慢慢发展起来,成为中原大地的一个重镇,人们形象地称郑州是 “火车拉来的城市”。
然而,第一代郑州黄河铁路大桥 “先天不足”,从建成那天起运行速度就受到限制,并一直在修修补补中度日。1958年7月17日,黄河中下游出现特大洪峰,在风雨中飘摇的第一代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不堪重击被大水冲毁。不久,这座由外国人修建的大桥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一座由我国自己设计修建的郑州黄河铁路大桥诞生。
“嘟——”5月16日6时45分,一声风笛长鸣,最后一名 “客人”北京西开往郑州的K179次列车以时速110公里通过郑州黄河铁路大桥。至此,这座大桥“光荣退休”。
列车渐行渐远,大桥恢复沉静。1960年4月,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接过了老桥的“接力棒”。但受当时建桥技术影响,大桥桥基浅,设计等级低。近年来,每年汛期,郑州铁路局都要为大桥抛石固基,大桥成为了京广铁路上的一个 “卡脖子”区段。尽管如此,大桥退役前,平均每五六分钟就会通过一趟列车。
6时50分,黄河上首座四线铁路大桥“上岗”,施工作业的战斗打响。瞬间,号子声、机器轰鸣声、金石撞击声响成一片,撬杠、挖土机、起道小车等大小机具轮番上阵。5000余名 “黄马甲”在黄河南北两岸摆下战场……
在黄河南岸线路拨接施工现场,看到1000多名 “黄马甲”切钢轨、松螺栓、挖道砟、卸扣件……8时05分,千人“大挪移”如期上演。手拿撬棍的 “黄马甲”和齿条压机操作手按照指定位置,排成一线,汇聚成了一股100多米长的鲜亮“黄”,在高昂的号子声中,新的轨道一点一点向既定位置挪移。与此同时,近百个“蜘蛛侠”悬挂在接触网上,拆除绝缘子、拉钢索、安吊弦……
与施工现场人山人海不同的还有微机联锁换装等施工现场。他们在黄河南北两岸的海棠寺、南阳寨、东双桥、黄河南岸、老田庵、焦作东、忠义等7个小站或三五一群或各自为战。他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确保郑焦城际铁路大桥按时 “上岗”。
第三代大桥是郑焦城际铁路和改建京广铁路跨越黄河的共用四线铁路特大桥。大桥于2010年10月15日开建,主桥为四线合建,全长2200米,东边两线为京广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西边两线为郑焦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第三代大桥投入运营后,大桥抗洪能力与列车通过能力大大提高。
交的是历史,接的是责任。11时20分,经过5000余名铁路工作人员270分钟的施工,第三代大桥与既有京广铁路“握手”。
确保新桥安全畅通,一个崭新的责任又一次落到了铁路人的肩上!
图一:新旧钢轨接驳完毕后,铁路工作人员在认真检查每一颗螺丝钉
图二:近年来,每年汛期铁路工作人员都为大桥抛石固基,确保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安全度汛。祝庆 摄
图三:在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拨接施工现场,郑州供电段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展开施工。陈伟 摄
图四:从下游往上游看,清末时期所建的第一代郑州黄河铁路大桥遗留下来的桥墩和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与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尽收眼底。
图五:铁路工作人员在进行精密测量。
图六:一列火车行驶在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上。
图七:5月16日11时57分,经过4个多小时的施工,第一辆列车驶入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
图八: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线路拨接施工现场。
图九: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与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相邻而建。
图十:铁路工作人员在进行联调联试,确保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顺利开通。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李范轩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