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分公司检修车间电器班组是一个被评为全路直属机关建功立业先进集体的青年班组。30人的小班组,3人荣获火车头奖章、全路优秀团干部、全路青年安全标兵、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是怎样的集体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青工?又是怎样优秀的青工成就了这个先进的集体?透过这些荣誉,笔者走进生产一线,零距离感受这个年轻的明星集体对工作火一样的热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和电器班组3任工长的长谈,笔者听到最多的就是 “带好这个集体”,他们把责任和使命深深扎根在了集体这块肥沃的土壤里。

刘国旗,电器班组第一任工长,被评为全路优秀团干部、新长征突击手。2002年,电气班组成立,28岁的他要带好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4岁、人数不足10人的团队。

电器检修是技术密集型工种,为了提高青年职工的业务技能,刘国旗经常组织各种练功比武活动。 “赶上哪个周六有没交验的车辆,总被他们缠着来单位练练手、比比赛,通过这种形式,大家进步很快,有的职工两三个月就能处理车辆故障了。”质检员袁伟刚介绍道。

2010年,张志豪接任电器班组工长。当时正值电机班组、电瓶班组刚刚合入电器班组,班组人数一下增至30多人。工作怎么整合?队伍怎么带?张志豪抓住自控型班组建设的关键点,果断为自己的工作定位:带着班组上台阶。

那时,检修车间生产任务锐增,由以前月均4组增长到6组,多的时候达到8组,生产任务翻了一番;检修难度也增大了,进口B22型机冷车投入运营20多年,线路老化严重,制冷机组换线、电缆槽改造、防火关键点加装绝缘保护……桩桩件件刻不容缓。工作怎么干?质量怎么保证?张志豪说: “靠的是规范的班组管理制度,只有保证了质量才能不返工、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电器班组实行电器安全风险落实制度,严控检修过程,细化内部检修作业程序,明确职工职责范围;建立班组绩效分析台账、安全危险源检查台账和质量问题库,对接车、检修、交检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分析及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登记;认真落实岗位互控、安全员监管、质量工长负责等监管制度。质检员袁伟刚说: “电器班组一次交验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

2013年,高宏源接任电器班组工长。 “修车想着用车人。”这是高宏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根据乘务员的所想所需,电器班组自主设计、落实技改方案9项:采暖锅炉水泵控制系统改造、电热水箱控制系统改造、加装厨房上部汇总接线排等,既保证了防火安全,又方便了乘务员使用与检修。乘务员这样评价他们的工作: “电器班组的工作做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运用车间领导不止一次这样评价电器班组的职工: “从电器班组出来的职工我们特别欢迎,他们技术全面、作风过硬。”

曾是电器班组技术骨干的倪传辉已是运用外修班组的业务能手,其过硬的技术水平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2013年7月份,他们接到装运葡萄的任务。正当他们装车完毕准备打铅封时,遥测温度显示突然发生故障。葡萄对温度的要求特别高,温度超差就会造成货损。货物不等人,倪传辉迅速进行检修。遥测表、测温电缆、感温头,一点点测量,一条条线路短接排除,检查到冷藏车测温插座处发现了问题:电阻值异常,单独测量测温插座,测温电缆正常,故障查找工作陷入了僵局。凭借多年的职业素养,倪传辉果断打开车厢端墙,通过仔细排查,发现了测温插座一端固定卡簧缺失,造成测温电缆连接不上插座,这种故障现象在外部观测不到。故障被排除了,乘务员钦佩地说:“从电器班组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从电器班组走出来的职工就像蒲公英种子一般,飞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发芽,将电器班组的精气神带到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