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源于高山之水,才能成江河;根系厚土之木,方能挺拔参天。来到集通铁路工作的大学生们只有在一线接受打磨、经历淬炼、补强自身在生产实践方面的“短板”,并结合岗位要求和铁路发展需要培养运用自身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能力,才能最终迈入铁路人才的行列。同时,各单位也应该不断探索科学培养大学生,并放手使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学生快速成才搭建平台。
2013年年底,在工务机械段组织的技术管理人员业务考核中,2009年分配到该段的28名大中专毕业生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笔试和现场实做考试,并全部进入该段的关键岗位,开始挑起生产大梁。这些拥有创新思维和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之所以能够在一线快速发挥作用,迅速形成生产力,应得益于这个段近年来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科学培训大中专毕业生,并大胆放手使用大中专毕业生的培养模式。
近年来,该段立足生产需要,着眼复合型人才培养规划,并结合学员们任职期望高、工作热情高、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的实际,将新分来的大学毕业生全部安排到基层进行岗位轮训。岗位轮训结束后,该段又给这些学员下任务,加担子,为他们快速成才搭建平台。
当然,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美好的愿望与实际操作之间难免有脱节的时候,按照公司陈总经理关于搭台育才四培养的要求即职业资格基础培养、技术骨干重点培养、现场练兵目标培养、委托院校订单培养,工务机械段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考验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其中,副司机长小李成才的历程就有代表性,该段领导就曾经为如何让小李这块“金子”发光,以点带面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而困惑过,现在问题迎刃而解,小李工作如鱼得水。
一鸣惊人露锋芒
2009年8月,小李大学毕业后,踌躇满志地来到了工务机械段中修车间,此时恰逢施工作业紧张期,小李勤奋学习,白天跟着师傅现场实习,晚上回到宿营车就潜心看理论资料。没多久,小李就急切地盼望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此时,恰好车间对新接的一台捣固车进行调试使用,可车间的技术员们纷纷被设备上的一行行编码和外文字母给难住了,干瞪眼,使不上劲。如果请厂家来人,则至少要等两周时间,耽误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小李主动请缨。敢揽瓷器活,必有精钢钻,段领导决定让小李试试。
接下来整整三天,小李都在设备前摸索,对照一行行编码,确认一个个字母,连续两宿熬夜,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小李一鸣惊人得到了段领导的关注。三个月后小李被调入了段设备技术科。
“拔苗助长”负众望
小李到设备技术科后,领导给他加任务,压担子,期望“金凤凰”尽快生“金蛋”。可没多久,就在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上,小李却屡次让领导失望。写一些设备材料,他熬了两宿才勉强写完,结果还文不对题;组织配件招标会,他却不知道程序,折腾了几天也没准备妥当,相关部门也被弄的人困马乏。
可能是专业不对口吧?领导这样想,于是,他们又决定让小李负责材料配件供给工作,认为这样能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小李接手新工作后感觉顺手了一些;但还是觉得经验少,很多事情摸不清门路。一次,段里召开材料配件采购招标会,领导要求小李把库存配件和职工检修标准时遇到的问题提前整理一下,并拿出修订意见。由于现场实践太少,小李在办公室又干了几个通宵,也没有拿出修订意见及材料采购意向书。他去现场调查了,却因为不熟悉检修工艺流程,反倒让一些一线职工问得哑口无言。
明明是“金子”却发不出光,无奈之下,段领导决定把小李又调回中修车间。
一线淬火练成“真金”
小李明白,造成自己工作被动关键原因是眼高手低,对现场实践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回到车间后,他主动要求下班组,跟班组作业一项项工序进行实践。在一线班组,从施工作业到修复配件,再到上车查故障,小李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经过一番磨练,他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09-32捣固车作业时,卫星小车比例电流已经很大,但启动速度太慢,这一故障一直是影响机车正常运作的顽症。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小李总是第一个上车记录数据、一项项分析、逐点对比,并最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故障检测处理办法。以后,无论哪台捣固车发生类似故障问题,按照小李总结出的检测处理方法,作业人员不到半小时就能将故障消除了。
通过基层一线扎实锻炼,小李迅速成熟起来,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小李还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为安全生产尽心尽力。
一年后,段里组织技术干部考评,小李异军突起,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业务考评,并再次调入技术科。现在小李干得如鱼得水。正所谓源高山之水,才能成江河;根系厚土之木,方能挺拔参天。段领导目睹小李的成长,深有感慨地说:“只有经历过一线淬火,才能练成“真金”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