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挥弧形柴刀,砍去危树杂草;攀爬百米山崖,排除危石危岩;涉河滩、过峭壁、穿隧道、下河岸,每个环节都让人捏着一把汗、提着一颗心。
3月23日,跟班采访龙岩工务段北河路桥工区职工,体验了一把防洪 “侠客行”、心跳 “加速度”的感觉。
北河路桥工区是龙岩工务段管内漳龙线防洪重点部位最密集的地段,短短17公里的辖区内,有5个I级、5个Ⅲ级和1个Ⅱ级重点防洪看守点。
眼下正值主汛期来临前的大排查阶段。工区职工在工长李小超的带领下,全面摸排管内防洪重点部位。
职工们颇有几分 “侠客”的味道:弧形的柴刀,用时或砍或割,不用时插在身后木制的刀鞘内。走起路来脚下生风,干起活来身轻如燕,攀爬山崖如履平地,灵活的身手让人赞叹。
职工们平均每天要徒步走10多公里,没路可走的地方则砍去树木和杂草,开出登山道,再巡山查危石。这就意味着他们走得大多不是寻常路。职工爬到山顶,把拇指粗的绳子固定在树上,系好安全带,撒渔网般把绳子甩向山下,然后双手拽绳,迅速攀援而下,双脚蹬住护坡,手中柴刀起起落落,砍伐杂草后,又一点点仔细检查护坡有无裂缝、坍塌等隐患。
不经意间,发现有名职工的腰部有一道细细的红印。李小超说,由于长时间把绳子捆在腰上,全身重量都靠腰力支撑,很多职工的腰都被磨破了皮,时间久了就形成这样一条“纯手工”打造的 “红腰带”。
张贵锋 邬倔林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