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工务段担负着郑西高铁郑州东至华山北间线路维护任务,管内线路总长度745.055公里。至今年2月10日,郑西高铁已安全运营四年,为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每当黑夜来临,万家灯火时,或当人们洗去一日的劳累,进入梦乡时,这个段的高铁职工却常年如一日,昼伏夜出,在黑夜中用执着和坚守精心维护着高铁线路。
他们是高铁线上的夜行侠。由于高铁采取昼开夜停的运营模式,因此,高铁线路检修维护只能利用夜间进行。每天晚上的天窗点一般在夜间12点至凌晨4点左右,他们还需要提前2个小时进行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所以,当人们刚刚进入梦乡时,他们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常年的昼伏夜出,他们习惯了在黑夜中与高铁设备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因此疏远了家人,有时连续几天很难和家人见上一面。他们的工作正如“好汉歌”里所唱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每个夜间他们都要对高铁线路、道岔以及隧道、桥梁进行检查,并按规定做好巡检记录,发现问题要认真登记在案,组织进行处置,及时消除隐患。
他们是管好高铁的先行者。作为第一代的高铁养路人,昼伏夜出带来的生理困难还好克服,他们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如何把高铁管好。面对无砟轨道、百米钢轨等新设备和轨道精确测控、防灾报警系统等新技术,他们采取外出取经和请专家授课的方式,“走出去”开拓眼界,“请进来”解疑释惑,边干边学,不断探索,相继完善了“动态添乘确定重点地段、静态复核找准病害类型、精确测量制定整治方案、严格审批加强质量卡控、对比分析验证作业效果”的线路精调作业程序,制定了设备养护维修、质量检查监控、作业指导书、应急处置预案等管理标准,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为高铁设备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他们是确保安全的守护神。他们从进入高铁的第一天起,就被反复灌输“高铁无小事”、“高铁高标准”的高铁意识。他们在高铁管理中认真开展“三防一杜绝”活动:即“防脱、防错、防漏,杜绝作业事故”。严明的作业纪律、精益求精的标准意识,使他们形成了“不放过一处瑕疵,不漏掉一处隐患”的严谨作风和执着精神。用他们的话讲:“要发现比头发丝还细的隐患,就要有比头发丝还细的责任心”。正是在这种责任心的驱动下,他们耐住黑夜的寂寞,忠实守护着高铁安全。在郑西高铁开通四年以来,不仅确保了高铁运营安全平稳,他们中间还先后涌现出了5位安全功臣。
就是这样一群高铁养路人,在默默无闻中为高铁安全奉献着。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在常人看来似乎难以想象,有时甚至得不到家人理解,但他们在黑夜中的坚守确保了白天高铁安全的运营,他们用不屈的脊梁承托起高铁安全的基石,用对责任的忠诚书写着高铁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