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脚下,京包线K504+135米处,坐落着一个只有两排平房、不办理任何客货运业务的五等小站——葫芦站。
葫芦站虽小,但是每天却担负着京包、集包、集张、集二线十个接发车口、八九十对过往的列车。由于春运的到来,小站的接发车作业就更加繁忙了,最多的一组道岔日均转换300余次。特别是为了让旅客真正实现“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设备安全显得至关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微乎其微的设备缺点,都不能满足“三个出行”中任何一个要求,这是呼和电务段葫芦信号工区的每一位职工都明白的最简单的道理。因此他们把春运里的设备安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春运期间设备的平稳运行。
每天扛着一袋面工作的“胖工长”
王俊田,葫芦信号工区工长,体重206斤,人们都笑称他为“胖工长”。由于身体严重超重,他每天都相当于背着一袋面在干工作,别人很轻松的弯腰下蹲动作,对于他来说是很吃力的。别人蹲着检修设备,他却要跪着。为了确保春运期间设备的安全,寒冬腊月,他每天带领工区13名职工至少6个小时在室外干四个上下行天窗检修设备,而“胖工长”为了确保职工们的检修质量,他要对13名职工的检修作业进行卡控,寒冬腊月里累得汗流满面的他,站场内来来回回每天至少要走七八里路。当人们问起春运中你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么时,这位七尺男儿,铁骨铮铮的汉子,竟然回答只想陪妻子儿子能多呆几天,因为为了春运他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了。
细心的“秀才”信号工
王炜,个子不高,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给人一看就是文绉绉的感觉,被工区的人称为“秀才”。“秀才”的心细,每天他都会把春运期间克服了哪些设备缺点,哪些设备缺点还未克服记录在春运问题库里,方便对未解决问题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秀才”最拿手的还数微机监测调阅,只要是他一坐到监测机前,准能从变幻莫测的曲线变化里发现设备的缺点,及早把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工区的人们都说“秀才呀秀才,电视里有天气预报员,你就是葫芦工区信号设备的预警员”。这不,春运以来“秀才”以利用微机监测调阅手段提前发现处理故障隐患5起。
想回家的“青年”信号工
葫芦14名职工中有5名新定职的大学生信号工,虽说他们都是90后,可从他们身上却看不到娇生惯养和娇柔造作。一年前的“春运”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春运的受益者,没想到一年后他们却成了“春运”的服务者。由于葫芦工区远离市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每天面对的除了大山就是树木。面对即将来临的春节,这些远离家乡的青工们难免会想家,有时还会偷偷的留下想家的泪水,可想家归想家,第二天他们依旧会热情饱满的出现在检修现场。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肩负的重任,他们知道小家与大家孰轻孰重。
这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信号工,他们只是春运中千万个信号工的缩影,为了春运,他们放弃了节日里与家人团聚时的温馨;为了春运,他们放弃了假日里生活的惬意;为了春运,他们默默的奉献着、付出着……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