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客运段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示范作用,多措并举推进“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
扎实开展党内立功竞赛活动。该段党委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开展“党员消灭违章违纪”活动,强化正面激励。以部标、局标和客运业务、服务礼仪、文明用语为内容。全员学技练功。组织全段6000余名职工开展了学技练功,通过以练促学、以考促学和转岗培训,加强了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激发和调动了广大职工学技练功的积极性。亮出党员承诺,党员上岗前将公开承诺在列车长办公席和列车员的值乘岗点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亮出工作标准,以发挥列车党支部党员的表率作用为引领,组织党员开展“服务身边人”活动,每名党员包保一个车厢,趟车评比出一个“服务明星”,利用《包客手机手》和 “包头客运段微博”等形式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安排先进“服务明星”到现场,从软卧、硬卧车厢到硬席车厢,面对面向大家讲工作经验、教方法技能,在全段各车队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开展“三新”教育。即新车新观念新标准,制定新的作业标准,直供电车安全业务知识、设备设施操作使用及安全事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练兵和实作演练,选派乘务指导上车为乘务员进行示范讲解,迅速提升工作标准,改善服务水平。K1133/4次乌津车队、K597/8次包广车队心系旅客,帮助寻找丢失的物品,受到旅客的称赞。东胜车队、呼满车队配合,对晚点团队旅客“列车接力”,帮助他们按时抵达目的地,受到旅客赞誉。利用车长交班会,采取随机抽考、共同研讨的形式,提高了列车长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积极拓展服务内涵。紧密结合客运工作实际,在打造好263/264次“草原情”女子包乘队、89/90次“大草原号”包乘队等局级党内服务品牌重点创建项目的基础上,按照“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原则,针对其他车次服务方法无特色、服务理念不突出、服务效果不明显的实际,对进京、进沪、进穗及开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列车分别确定重点打造的党内服务品牌项目,积极拓展服务内涵。
从服务旅客细微处入手,推出“四到、四做、四有”服务方法:即眼到责任到、嘴到形象到、人到服务到、岗到标准到;做病残旅客的陪护、做儿童旅客的监护、做老年旅客的儿女、做旅游旅客的导游;旅客上车有亲切感、环境有舒适感、服务有真心感、下车有留恋感,使服务内涵得到充实,丰富了服务内涵。呼京车队党总支引导职工从管理旅客向服务旅客转变,积极贯彻“三勤”,即“对车厢旅客勤观察、对重点旅客勤照顾、对环境卫生勤保持”。卧铺车厢夜间熄灯后,旅客上厕所不方便,边座值岗乘务员提供照明服务;软卧车厢增设手机、笔记本电脑“加油站”解决旅客出外充电不方便的现状;根据冬季夜长昼短的特点,及时调整夜间作业程序,提前熄灯作业、减少清扫次数;夜间做到“三轻”:即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保证了旅客的正常休息,真正实现“硬座车厢机舱化、软卧车厢宾馆化、硬卧车厢家庭化”的服务标准,使旅客的旅行成为一种享受。
通过配备一定比例会讲蒙语的乘务员,增播草原歌曲、蒙语节目,增加蒙餐等独具民族特色服务项目,全力打造“草原之星”、4661/2次“阿拉善号”服务品牌。东胜车队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组织列车长、班组骨干、共产党员利用休班时间,组织起来到K7915/6次车上逐车底、逐车厢的进行卫生突击,为旅客营造了舒适干净的乘车环境。呼京车队党总支针对4661/2次列车新乘务员较多的实际,组织休班班组培训标准化作业、文明用语、仪容仪表等内容,共计培训80人次,强化基础提高了列车服务质量。
强化问题整改,提高服务质量。段党委坚持和完善添乘检查制度,主动深入一线,细心安排交路,认真听取群众反映,及时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成立检查指导组,深入一线班组检查指导,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活动的健康发展。采取召开推进会、现场观摩、定期听取情况汇报、点评阶段工作等方式,全程督导。
段党委结合当前重点工作,以发现问题、找出根源、制定措施、逐项整改、逐项达标为目标。专人负责包保呼和、包头两个地区,进行强化基础作业的达标、兑标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个别帮教的方式进行兑标学习,强化一线所有班组业务学练工作。各个班组的出乘会由本车队队长和总支书记亲自主持,共同发现问题,找出根源和共性不足,针对各班组不同的现状制定整改措施,逐项达标。
通过可行有效的措施,人员精神面貌变化也非常大,党员职工都能带头按趟车布置的重点要求和标准来作业。通过局、段几次明查暗访,列车始发、终到作业执行标准较以前有普遍提高,效果明显。(通讯员 胡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