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吹拂着烟波浩渺的海面,又到了一年一度运送退伍老兵的季节。
11月28日一大早,沈阳铁路局大连站派出的赴海岛为退伍老兵办理车票、行李托运的两支服务小分队整装待发。
此行和以往一样,他们要前往黄海深处外长山要塞区的各个岛屿,为那里的老兵服务,时间为一周左右。
这一活动,大连站已整整坚持了30年。当年,驻守在外长山要塞区的官兵每次出门远行都要提前乘坐几个小时的客轮到达皮口港,再倒汽车,折腾八九个小时才能到大连站购票。有时遇到风浪和大雾天气,客轮停航,他们要在海岛上滞留三五天。特别是每年秋冬季节,数以千计的退伍老兵要提前好几天订票、办理行李托运,有时还得安排住宿,费尽周折。
把铁路 “铺进”海岛一直是驻守外长山要塞区官兵的愿望。1983年,大连铁路军代处与大连站协调,成立了铁路运输登岛服务队,在守岛部队驻地将退伍老兵的车票和行李托运手续一次性办理完毕,老兵下岛后托运行李,持票登车。
30年来,军代表和大连站的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这支服务队却一直坚持上岛为退伍老兵服务,累计行程1.6万余海里,订票送票7万余张,托运行李5万余件。
今年51岁的隋秀华是这支服务队中上岛次数最多的一名售票员,在她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先后登岛16次。如今已经退休在家的她,听说要登岛,特意一大早赶过来为服务小分队送行。
在去码头的路上,她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小分队队员: “你们都带铁路示意图和全国地图了吧?有的退伍老兵老家不通火车,我们得给他设计一条省时又省钱的路线。”
接着,她又叮嘱道: “如果晕船,就把腰带系紧一点,尽量坐到船舱的前部中间位置,我给你们带了生姜片,感觉到晕船时就把生姜片含在嘴里。”
此行的一支服务小分队负责为驻扎在大长山、小长山、石城岛的老兵服务,另外一支负责广鹿岛、獐子岛、海洋岛。
登陆艇在海浪的拍打下越来越颠簸,队员们头晕目眩,胃里也开始 “翻江倒海”。随行的贾参谋说: “今天的风力还不算大,若遇到6级以上的大风,船体摇晃得更加厉害。”
李杰是服务队里的 “老人”了,她先后6次登岛,早已习惯了登陆艇的颠簸。她说, “在为退伍老兵办理订票和行李托运手续时,为了赶时间,经常是离开这个岛立即奔赴下一个岛,忙得不可开交。”岛上的气温比陆地低,早晚温差大,棉袄、棉裤、棉帽、棉鞋、棉手套、棉大衣是小分队出行必备的六大件。
13时10分,登陆艇顺利地停靠在了大长山岛。吃完午饭,小分队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两人负责统计车票,两人负责办理行李,部队官兵以营为单位,每个营派来两名代表,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候。
统计车票是一项细致的技术活。大长山岛有许多退伍老兵的老家在濮阳乡村,那里不通火车,甚至连时刻表也查不出在哪里换车最方便。售票员拿出中国地图和全国铁路示意图,帮他们选了一个离家最近的车站,并将到站时间、公路客运站点及公路发车时间为他们做了标注。
前些年,上岛送票一直是直接由微机现场打票。为了解决因天气影响而耽误乘车的问题,近年来,大连站改变了登记预留的订票方式,他们整理好每名退伍老兵的返乡线路、车次,并将其交给车站售票处,待电话确认退伍老兵抵达陆地后,再出票。
今年,许多退伍老兵想体验高铁,售票员特意帮他们选择了动车组列车。
售票员忙着售票的同时,在不远处的操场上,行李员正在逐件对老兵的行李进行检重、制票、拴货签等工作。
在凛冽的海风中,两位行李员的脸冻得通红。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碌,这些行李清理完毕,被整齐地摆放在操场上。
简单的晚饭过后,小分队队员乘上了登陆艇,准备前往小长山岛。官兵们与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