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模块故障了!监测显示区间信号电源超低报警。”“测一下输出端子4D-22,23号端子的电压值是多少。”“223V,正常范围内啊。”“那就是模块背板上的电压采集器有问题了,准备更换吧。”11月14日,姑家堡电源屏模块故障处理现场,呼和电务段集宁检修车间王建华快速做出指示。
电务机械室内,经常能看见一位师傅带着老花镜,对照图纸指导身边的青工分析、排查故障,他就是王建华,集宁检修车间一名普通的信号工。已有42年工龄的王建华对信号电源屏的每一个模块,每一组端子,每一根配线都了如指掌,多年来,他练就了一身绝技,成为管内名副其实的电源屏专家。
过完年王建华就要退休了,但还是经常看到他在机械室处理故障时的背影,这就是他对电源屏的情结。他总是说:“电源屏是信号设备的心脏,我们人人都应做好这个医生”。王建华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自己的经验教授给工区的青工,让他们快速成长,可以独立作业,都能成为电源屏专家。
在一次施工时,王建华带领工区青工从早上8点出来,辗转于集包线几个机械室进行电源屏整治。赶到中继Ⅲ站时,已是晚上8点半,整治过程中突然发现有一处端子接地,施工单位和其他验收人员都着急的说:“时间不早了,老王你赶紧把故障处理了,咱早点回家啊。”可王建华深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尤其现在动手机会对青工来讲非常难得,他们必须摆脱对自己的依赖,将平常积累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快速成长。他坚持让青工上手处理,分析原因并克服故障,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几名青工断输出、甩负载、摇绝缘、拔防雷、查线路、测端子,按照王建华教过的技巧,一步一步认真检查,最终找到了故障原因,克服了接地故障。看着他们独立处理了故障,王建华露出满意的笑脸。虽然回到家时已经晚上10点钟了,但王建华却没感到一丝疲惫,想到青工们今天的表现,老王觉得距离实现自己的心愿越来越近了。
Loc_�"a��`�ority="99" Name="toc 3" >“刚开始在工作中总是摸不清头脑。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工长的职责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除了自身业务要过硬,班组管理、劳动安全、安排任务等方面都要熟悉。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会着重在这些方面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11月1日,参加完培训后呼和电务段朱日和信号工区副工长陈琛感慨道。
集包客线开通后,面对大量线设备投入使用,老职工接受知识较慢和“固守”思想与生产矛盾越发明显。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更好地服务生产,呼和电务段大胆启用新人,从近几年入路的大学生中选拔出一批优秀职工担任副工长一职。针对新职工班长工作经验少、缺乏班组管理知识、应急处置能力差的实际情况,为切实提升一线新职工班长履职能力,近日该段举办三期新职工班长培训班,大练“新将”。和陈琛一样,刚刚走上工班长岗位的43名青工参加了这次培训。
为确保培训班取得实效,该段成立了强有力的教学团队,以段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亲自上手担任讲师,下大力度对工班长进行培训。从局情到段史,从安全到技术,从学习到管理,引导他们尽快完成角色的修炼,培养他们班组管理的能力。培训过程中还专门设置了“大讨论”环节,工班长纷纷分享自己工作中的实际事例,大家积极交流应对策略,借鉴他人之长改正自己不足之处。在3天的培训中43名“新将”共同成长!
工班长是现场作业的“领头雁”。通过这次集中、系统地培训,43名新职一线工班长能够更快地进入角色,明确思路,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在班组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班组共同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