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旅客来到呼和浩特火车站购票乘车,习惯于冬日里在温暖的候车厅休息,习惯于夜间在明亮的灯光下候车,习惯于卫生间的洁净……我们不知道是谁在维持这些旅客服务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是谁让旅客享受出行的舒适和便捷,这些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就是火车站的维修工们。

呼和浩特站设备检修车间水暖组共有职工13名(其中工长兼班组党支部书记1名,党员6名),主要担负呼和站站房42894平方米供暖设备、室内外给排水设备、通风设备、消防给水设备、机械设备及土建、装修设施的养护维修任务。

呼和浩特站现在的站房始建于1995年,约有1000多根地下给排水管道分布在站房地下,加起来有1公里多长,王明龙对这些都了如指掌。由于使用时间长、使用量大,逐渐老化破损,经常发生跑冒滴漏,影响旅客正常使用。进入冬季,由于管道堵塞、腐蚀,王明龙和他的水暖班组共维修20多处管道,更换站台地砖600多块,维修站台顶棚40多处,为即将到来的春运打好准备。

 “第一候车厅北侧暖气漏水了,需要更换”,在大厅巡视的值班站长王宪柱拨通了维修热线。“好的,马上到”,呼和站设备检修车间水暖班组工长王明龙撂下电话后,召集班组兄弟们携带维修工具和新暖气片火速赶往现场,10分钟后王明龙和他的维修队便出现在漏水暖气处,检查问题、关闭阀门、拆装暖气、安装接管,不到30分钟他们便更换完毕。每年入冬刚供暖这两天是水暖班组最忙活地时候,候车厅、售票厅的暖气加起来有100多组,经常“闹脾气”漏水或者不发热,为了不使暖气长时间漏水影响车站供暖和旅客候车,王明龙把手机号向大家公布并且24小时开机,以便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故障。“王师傅,你的手机都快成热线了”徒弟小张开玩笑地说道。“去去去,少贫,赶紧把卫生间的水龙头修好了”,说罢,王明龙又带着大家更换水龙头了。

王明龙所在的水暖班组主要担负着呼和站站房的供暖设备、室内外给排水设备、通风设备、消防给水设备、机械设备及土建、装修设施的养护维修任务,大到疏通给排水管道、检修供暖设备、修补站台风雨棚,小到修理一个水龙头、更换一块站台地砖、维修一个热水箱,哪里坏了哪里就能看到水暖工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像辛勤地小蜜蜂奔波于车站的各个角落,修修补补、忙个不停,维持着旅客服务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由于车站人流量大,卫生间便池经常会被异物堵塞,有时工具帮不上忙,为了不影响旅客正常使用,水暖工们只得硬着头皮下手掏。“我胳膊细,比较好下手”,略显消瘦的王明龙笑呵呵地说道,“这都是小事,下水管道堵了处理起来更困难”。由于下水井气味浓重,疏通下水管路时,要提前1个小时打开下水井散味,水暖工们忍受着刺鼻的气味,在水井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出来后已是浑身污浊,臭气熏天。

今年国庆节,王明龙准备出门去多买些菜和家人过个“团圆节”,刚刚出门单位打来了“求救电话”。原来贵宾室门前通往市政管网的下水道堵塞了,如果不及时处理,整个呼和站的污水就将无法排放出去,进而在贵宾室门前、站前广场溢出,严重影响旅客出行,影响呼和站的形象。听着电话那边急切的声音,王明龙匆忙与家人打声招呼,便向火车站奔去。

去往单位途中,王明龙联系了两名值班职工,将疏通设备运往贵宾室门前,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十几分钟后,赶到现场的他一看,井中的污水就要溢满,顾不上更换工作服,便立即投入到疏通工作中。下水主管道有200多米,王明龙必须逐段查找,刺鼻的气味一阵阵传来,熏得旁人捂紧了鼻子,可他全然顾不上这些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耐心查找,“病患部位”找到了!虽然天气已尽转凉,此时汗水还是布满王明龙两颊,匆匆用衣袖擦拭后,王明龙开始用疏通机“治病”,下午2点左右终于将这段下水管路全部疏通。

整理好疏通设备,放心下来的王明龙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附近饭馆匆匆吃了一点,此时他还不能收工,因为贵宾室门前的地砖需要更换,随后便又投入到铺地砖工作。

这天直到晚上9点多,他才回家。看到他疲惫的样子,家人有些无奈,妻子默默走进厨房为他热了已经凉透的饭菜… …(昌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