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mm,偏差不超过3mm,轮辋宽度小于135mm……近日,包头车辆段检修车间轮对组装线上“标准化作业小组”正在对检修完的轮对进行标准化对规,扎实推行标准化建设。

9月份以来,这个段在新分配的职工中通过技术比武精心挑选出30名业务素质强的新职工,组成“标准化作业小组”分配在重要的工作岗位,由一名技术骨干带队在实行标准化作业当中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对作业工艺流程进行自查验收。

为了能够加强作业标准,该段在全段范围内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规范标准化岗位用语,推行标准化评分办法。以着重培养新职人员为目标,在工作中注重标准、狠抓细节。从熟悉掌握各项技术规章、作业指导书到实际操作,所有的环节包括每一道流程、每一个动作、每一句用语都有严格的标准。

在不断提升新职人员高标准、零误差作业的同时,段、车间采取将原有专业术语多、枯燥难记的岗位作业标准,用琅琅上口的“顺口溜”来替代,有效降低新职工学习岗位作业标准化的难度,便于轻松掌握标准化作业的程序,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轴检差低0.1mm、辋宽应在135mm、旁承左右2-6……”标准化作业小组职工小刘一边念叨着自己改编的标准化作业口诀,一边自查着刚刚检修完的轮对。“小刘,你虽然检修过程执行标准化,但在作业时未将工具收回到指定位置,这次可要扣你的分啦!”车间质检员张金玉在培养新职工标准化作业的同时更注重整个工艺流程的成绩,为每一个组员制定了详细的作业检查评分标准,充分使新职工标准化的概念入心、入脑。

这个段检修车间轮对“标准化作业小组”,在轮对组装生产线上实施 “色带管理”,将作业场所划分为红线合格品区、黄线待装区、黑线报废区,确保每一步轮对分解组装都在规定场地进行,严格控制温度、湿度、落尘量等环境指标,实现作业流程标准化。(通讯员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