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1时45分,当人们陆续开始进入梦乡时,烟筒屯站旁边的二层小楼里却闪出14个人来,步入茫茫黑夜,奔向烟筒屯站6号道岔处。很快,6号道岔处亮起几盏节能大灯,大灯与他们头上戴的小灯交相辉映,让黑夜里的滨洲线有了生机。

他们是大庆工务段泰康车间烟筒屯工区的职工。自今年4月份开始,这个工区的作业时间都是在晚上,职工们因此戏称自己是滨洲线上的 “夜游侠”。

22时15分,随着 “现场封锁”的命令发出, “夜游侠”们立即开始松螺丝、卸夹板。48岁的包俊江一边卸夹板一边热心地给新分配到工区的青工李棚讲解拆卸和安装夹板的程序。很快,旧轨变成了 “裸轨”。

“大家注意,准备出轨。”施工负责人、泰康车间副主任周生剑大声提示着。顿时,十几条撬棍插进旧钢轨的“腰身”。 “一二三……”响亮的劳动号子声穿透黑夜,在广袤的大地上回荡。

今年52岁的老党员康志虽然调到这个工区才两个月,却与年轻人一样,用力地撬动着钢轨。旧钢轨在 “夜游侠”的撬棍下很不情愿地翻身打滚,离开了自己的 “岗位”。

“大家再加把劲,把新钢轨摆放到位。”工长崔小辉给大家鼓劲。 “一二三……”6条撬棍撬起15.1米长的新钢轨。新钢轨一点点挪动身子,“坐”到原来旧钢轨的位置上。

“轨距过大!”班长张静华蹲下用轨距调整块对轨距进行调整。1分钟、2分钟、3分钟……15分钟过去了,张静华还在调整着轨距调整块。由于这次换下的是道岔曲上股,因而增加了调整难度。

23分钟刚过,张静华站了起来:“轨距调整到位。”大家紧绷的心终于松了下来。上螺丝,上夹板…… “夜游侠”们有条不紊地干着。

0时15分,封锁结束,烟筒屯站6号道岔恢复正常通车。

3时30分至5时30分,这些“夜游侠”还将对滨洲线238公里663米至248公里0米、烟筒屯站8号和10号道岔进行改轨距、起拔道和改道作业。 赵红茹 李显达

编后 从春到夏,再从秋到冬,“夜游侠”们在线路上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夜。长期夜战使他们的身体一次次到达极限,然而争分夺秒整治线路让他们忘记了深夜的漫长,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让他们忘记了风的冷、工作的累。经过磨砺,他们已经被锻造成千里铁道线上一颗颗坚固的道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