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温的下降,人们逐渐穿上了棉衣来抵御寒冷,但是,严寒冬日,是谁给火车头穿棉衣呢?包西机务段防寒工作专项小组用双手、用防寒备品,给每一台机车穿上厚厚的防寒服,保证了机车温暖舒适过冬。塞外的冬天温度低且昼晚温差大,低温下电力机车空气管路系统因防寒措施不当极易出现零部件性能下降、管路及阀件冻结等故障,严重影响机车运用安全。

针对低温和温差大的现象,包西机务段结合现有防寒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参照西北地区电力机车的防寒措施,借鉴高寒地区电力机车管路防寒经验,抽调技术、质量、检修等部门和机车防寒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成立7人防寒工作专项小组,对全段183台电力机车防寒范围开展全面普查,计划53天,对183台车进行防寒,大约需要防寒套8235根和防寒服11712套。同时,他们详细分析并研究制定了一整套电力机车防寒实施方案、防寒措施和技术处理制度,建立机车防寒档案,采取空气管路包扎保温棉、关键塞门包扎保温套和在制动阀件上加装电热套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机车防寒取得实效。

面对防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机车每天都在线上跑,流动性大,有时候白天扣下车来就白天干,没有固定工作时间,52岁的防寒小组的组长付国光带领队员们干脆就住在组里。从防寒工作开始到现在,他带领的防寒小组成员已经在班组住了一个多月。每天早晨天蒙蒙亮,班组其他成员还在熟睡,老付就要起床检查电瓶车和防寒器具,然后开上电瓶车领防寒材料,再到食堂为小组队员们打早餐。当记者问到初次防寒的青工小王的感受时,小王说:“机车防寒可是减肥的妙招,一会车上一会车下,时而钻地沟,时而上车顶,时而在夹缝“求生”,一个多月下来,我瘦了10多斤,感觉身轻体健多了。”

深夜的包西机务段检修库内常常灯火通明。由于机车空气管路分布机车每个角落,防寒小组的职工,总是爬机车、下地沟,有时为了包扎一根管路,要将身体卡到一个成年人根本进不去的缝隙里进行作业,机车上的油渍夹杂着汗水侵蚀在他们脸上已是“家常便饭”。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他们的手常被冻得发紫,由于长时间的劳作,很多人的手指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此外,由于机车流动性大,他们每天至少需要干3台,最多时候一天干8台,一根防寒套每根长1.8米,他们一天至少需要安装防寒套345米,机车防守服192套,任务量大且干系重大,空气管路、风路等防寒稍有差错都是重大的行车隐患。(安颖 史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