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江汉平原,艳阳高照,处处溢满瓜果成熟的浓香。在金色稻田掩映下,一栋略显陈旧的二层小楼矗立其中,这就是襄阳机务段长江埠调车点,也是该段最偏远的调车点之一。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长江埠调车点职工吃穿住行等简单的需求都成了难题,更别说工作之余有什么休闲娱乐了。前几年,很多职工都不愿意来这里,尤其是年轻人,即使来了也是想尽一切办法调走,职工们都笑称这里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击退铁路人,他们用勤劳和梦想把这个稻田深处的调车点建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家。
指导司机时光生是这个调车点的负责人,为了解决职工吃饭问题,他没少费脑筋。在老时的带领下,大家利用休班时间把宿舍小院内闲置的空地开辟出来,买来种子播下,定期浇水施肥。不久,园子里就长出了时令蔬菜。就这样,调车点的小食堂温馨开张了,大家终于结束了吃饭 “打游击”的历史。
工作之余,老时又组织大伙儿一起到附近的湖里钓鱼、到山上挖野菜,这使远离家人的职工在工作之余找到了更多的生活乐趣。
吃饭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少了、业余生活也丰富了,留在这里的职工干劲儿更足了。在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节假日,大伙儿就一起吃一顿团圆饭。餐桌上自己种的小白菜、辣椒、茄子、豆角,亲手钓的鱼……大家有说有笑,在辛苦中依然能找到快乐。
这个有菜园、有食堂,职工团结和谐像一家人的偏远调车点出名了,很多从前不想调来的年轻人愿意来了,队伍逐渐变得更加稳定、更有生机。
王亚琼 余华志 周士君
编后 这是全路众多偏远班组中一个并不起眼的调车点,工作在这里的“大车”师傅们面对艰苦的环境,不怕吃苦、直面困难,兢兢业业地工作。小调车点的稳定连接起铁路安全的大桥梁。虽然他们的事迹并不轰轰烈烈,但他们却能够用经营一个家一样的勤劳和热情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