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站,经常会看到一位身体健硕,年近7旬的老同志,时而出现在偏远一线岗点与青工座谈、时而在业务科室查阅相关资料、时而与青工一起开展主题攻关活动。他就是巴达日夫同志,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主管业务副站长,退休后任呼和站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凭借着丰富的现场经验、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呼和站半辈子多的感情,巴达日夫一心扑在青工培养教育上。结合呼和站点多线长、青工人数多且岗位分散等特点,以“深入一线、服务青工、全面提升青工综合素质”为目的,创办了“流动讲堂”,为青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巴达日夫同志克服年龄偏大、偏远岗点道路难行等困难,不论寒暑春秋,坚持每月雷打不动地深入两个一线车间(中间站)或偏远岗点,进班组、到岗位,召集青工进行“流动讲堂”授课。在授课内容上,紧贴青工所思所想、所求所惑,坚持政治性、思想性、技能性和文化性,结合季节特点、近期工作重点和青工岗位技能,围绕现场需求、青年渴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按需送教、实地授课、现场指导等灵活实用的方式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及业务授课,帮助青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开阔胸襟视野、培育阳光心态,努力把“流动讲堂”打造成激发青年热情的新熔炉、汇聚青年智慧的新阵地、服务青年成才的新平台,营造了“快乐学习、快速提升”的浓厚氛围,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流动讲堂”授课后,全站青工业务水平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从以前的71.38%,提升到目前的86.42%。涌现出青年技术业务能手、接发万趟客车无差错的值班员——苗蒙彦;热情服务旅客、执行“七字售票法”和“十二句服务规范用语”不走样的售票员王蕾等一批青年先进典型。

为确保授课效果,在每次“流动讲堂”授课前,巴达日夫同志提前通过电话问询、找青工座谈等形式,摸排青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现场作业薄弱点,有针对性地选准课题,做好备课工作;在授课中注重与青工互动,解答青工疑问,讲解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授课结束后进行座谈讨论,给青工布置1至2个思考题,在下次授课时公布正确答案,帮助青工主动思考,加强课后学习,使青工真正将授课内容消化掌握。遇有全路、全局和车站重大活动,巴达日夫同志及时通过“流动讲堂”向青工做好动员,使青工思想和行动始终与车站和铁路局领导要求保持一致。如:在推进“货运组织改革”活动中,他通过“流动讲堂”面对面向青工宣讲货运组织改革和“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活动重要意义、总体思路、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四个重要概念、五个社会效果、车站的具体做法和相关措施,深化青工思想认识,实现“四个转变”和“五破五立”意识,坚定了青工推进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截止目前,“流动讲堂”共开讲36场,听讲青工达到1200余人次,有的青工在自己车间听完讲课后,利用休班时间到其它车间再次进行听课交流。东运转车间青工马宗元深有感触地说,“巴主任讲课不但讲我们青工感兴趣的、喜欢听的,他还能及时摸准我们业务薄弱点分工种有针对性授课,使我们现场作业很受益。我以前调车作业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总是打不准,经常被考核,巴主任教我“参照物定位法”后,现在我已经很轻松地打准信号,再也不会因打不准信号被考核。”青工们通过“流动讲堂”不但提升了业务技能,更重要是学会了做人、做事,懂得了拼搏、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