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左边、快啊……”呼和电务段察素齐车间小广场上不时传来热闹的加油声,记者看到20几个年轻人或坐或站,为场上正在进行的踩气球比赛高声喝彩。“你来的正是时候,正好今天是我们这个月的青工日。”刚走进小广场王楠楠就拉着记者说道。“原来干完活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休息也挺没意思的。现在好了,周末我们聚在一起搞搞文体比赛,唱唱歌,小日子可有滋味了。”“我又学会了一首新歌准备一会在‘一展歌喉’亮一嗓子。”李昭也忍不住说道。“多亏了咱们的‘代言人’,原来一到周末看着本地职工回家与亲人相聚特别羡慕,现在有了青工日这个舞台,他们周末也和我们这些“留守”人员一起活动,车间越来越有家的感觉。”
原来察素齐车间地处段辖区西交界,周边娱乐休闲设施相对落后,职工业余文化比较单调,尤其是近年分来的大学生职工家在外地,衣食住行全在察素齐镇,干完天窗作业后的休息时间不能得到合理利用,车间团支部书记巨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将这种情况与车间领导进行沟通,积极协调利用现有条件解决这一问题:组织青工亲自动手在小广场制造单双杠等健身器材;加强与段团委沟通,争取到了创建“青工书屋”的名额;开垦院前小菜园种植瓜果蔬菜,锄草、施肥青工总是忙的不亦乐乎。同时巨龙还与车间领导协商根据管内各工区生产任务进行协调,每月抽一个周末时间将车间31名青工聚在一起开展“青工日”,组织“读书有我”、“一展歌喉”、“健身提素”等一系列活动,青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终于得到进一步改善,而巨龙也被车间职工冠上“青工代言人”的称号。
“小岳想问问工会啥时候举办篮球比赛、李昭反映淋浴器坏了需要更换”巨龙将搜集到的问题边在本上记录边对记者解释道,“我要把青工提出的问题反映给领导,及时解决,发挥代言人的职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