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11号超强台风“尤特”影响,京广线罗家渡至张滩区段发生多处边坡溜坍、泥石流等突发险情,中断行车。广州工务段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冲锋在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发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工务人精神,举全段之力开展抗洪抢险,确保线路按时开通。
1. 以雨为令,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是防洪包保到位。按照集团防洪办第11号强台风预警通知,结合段实际情况,于8月13日迅速发布Ⅱ级防洪命令,段领导班子以雨为令,全部深入各包保片区、车间班组开展防洪包保。为防范应付第12号台风“潭美”,段从8月22日 8:30时起,发布全段范围Ⅰ级防洪预警命令,由段长带领副段长、相关科长分别驻守水害工地,所有干部停止休假,工区实行全员留守,做好水害地段和防洪重点处所的看守和冒雨出巡工作。二是发挥表率作用。面对近日接连发生边坡溜坍、泥石流、隧道漏水等水害,段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迅速带领有关人员投入抢险一线,在现场连续三天三夜昼夜冒雨组织抢险开通线路。水害抢险开通后,段班子成员、跟盯干部不顾全身湿透、地面泥泞,连续在现场组织抢险整修设备,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干部职责,发挥领导干部带头表率作用。
2. 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昼夜抢修。面对急难险重,广州工务段干部职工挺起脊梁,顽强拼搏,发挥工务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昼夜抢修,第一时间抢通线路设备。一是加强抢修组织。根据京广线边坡溜坍、泥石流掩盖线路等水害抢修施工特点、地理环境、降雨天气等情况,广州工务段群策群力,科学应对,细化完善水害抢修实施方案,绘制防洪抢修流程图,每天早晚分别召开碰头会、总结会,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或方案,确保防洪抢修组织安全有序。二是明确责任分工。成立由段长为组长的京广线水害抢修小组,主管安全、线路、路桥、材料副段长分别负责水害抢修处所安全盯控和轨道车材料、工机具运输,纪委书记负责后勤生产保障,党委书记组织工会主席对每个水害点进行慰问、送物资,进一步调动职工战风雨、清淤泥、保安全的积极性;韶关、广州综合维修突击队轮流上线抢修,保证抢修人员24小时不中断,其它线路、桥隧车间整装待命,配合做好防洪抢修工作。三是全力抢修线路。一方面,加强与集团调度所、车站沟通协调,保证轨道车装送的抽水泵、电锯等抢险工具按时运送到位,满足现场抢修需求;与工程局施工单位联系,及时动用3台挖掘车、2台铲车,调拨施工单位劳力821人次上线抢修,缩短抢修时间。另一方面,从坪石、乐昌、韶关、广州调动人员共3068人次、调拨施工民工队3114人次参加抢修,运送编制袋38520个,木桩380个,木枕150根,彩布条65捆,用肩挑手扛将淤泥清理到路肩外,爬上山坡清理危树、砍树枝,在边坡溜坍处垒起10000余个石包,并对水害地段的线路设备用道尺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处理水平、方向不良的病害处所,为抢通线路奠定了坚实的设备基础。
3. 服务现场,合力搞好后勤保障。按照集团李董长关于做好现场后勤保障需要的指示,段在乐昌、坪石设两个后勤点,统一集中购买盒饭、矿泉水、八宝粥、面包等食品,在克服公路不畅通、轨道车运行等实际困难,每天3次徒步5公里手提肩扛将食品运送到抢险地点,及时组织发放;段工会成立抢险慰问小组,组织人员到抢险现场开展慰问活动,及时送上八宝粥、矿泉水、王老吉等慰问物资;段团委组织17名新入路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慰问和后勤保障活动。抢修期间,各部门通力合作、克服困难,共运送矿泉水512箱、盒饭6000多盒,方便面60箱,八宝粥376箱、面包10000多个,做好了抢险物资、材料供应,及时满足现场需要。
4.宣传典型,营造抗洪抢险氛围。指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现场一名副段长为新闻发言人,注重挖掘抢险中的先进典型,主动联系人民铁道报驻广州站、广州铁道报、广铁电视台记者,邀请共同策划宣传抢险先进典型;按照集团宣传部要求,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广东卫视、广东电视新闻最前线等路外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工作;段派出专人蹲点抢险现场,加强协调联络和典型挖掘,为新闻媒体宣传典型提供必要条件。同时充分利用段办公网、简报、宣传栏、手机短信等载体,及时宣传报道现场感人事迹、先进典型,积极营造抗洪抢险精神。(广州工务段:李金彬、余文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