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给咱也写写吧!”“对啊,现在你可是我们这里的文化人,写出来的文章又是报纸又是网络的,真厉害!”上工时通行的老师傅们几句话,让青工胡鹏飞羞赧地笑了笑。

胡鹏飞,201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本是展示才华、追逐理想的青春年华,但由于工作的需要,被分配到了呼铁局临策基础部图克木庙车间。记得刚来到车间时,临策线的恶劣环境给这生活在大城市的小伙子巨大的打击。茫茫铁轨,滚滚黄沙,加之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严重缺水,没有城市里的灯红酒绿,没有人群中的热闹喧嚣,有的只是2条绵延无尽的铁轨与苍茫沙漠中的寂静孤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并没有迷茫颓废,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勇敢地担当着自己的岗位职责。平时工作之余,读书写作成为了他慰藉心灵,抒发情感的必备工具,喜爱文字的他常常躲在小屋里,走进书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与笔杆子结下深厚良缘。

热爱写作的他是车间的通讯员,单位所发的书籍更成为了他的良师益友,读书、学习、写作不仅让他收获了宝贵的知识,更唤起了他写作的强烈欲望。单位组织的通讯员培训班,为他的笔杆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所写的通讯报道、稿件经常刊登在人民铁道、内蒙古铁道等其他省部级报纸、网媒。在2012年8月,图克木庙202公里处发生水害,他连夜赶往现场抗洪抢险并进行现场报道,及时将信息反馈至基础部,上报路局,并撰写稿件刊登在人民铁道报第一版。由于图克木庙车间抢险的出色表现,获得了铁路局高度赞扬,集体功奖励一次,而他的笔杆子也得到了领导肯定。3年来的写作,不仅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也拓展了他的思路,更是获得基础部“优秀通讯员”称号。笔杆子,让他看到了铁路人的爱岗敬业,看到了铁路人忠于职守、看到了铁路人的默默奉献,而他正是用他的笔杆子,用最朴实的文字,去写出他们,写出铁路人可敬可爱的奉献精神,展示最真实的铁路奉献者。用字与字的组合,描绘出美好、动人的场景,给读者以心灵的悸动。

工作的出色表现,扎实的写作功底,让他在参加全局青年干部培训班并获得“全局优秀青干班学员”的宝贵管理经验,得到了基础部领导的一致肯定,他也从此走上了团委书记的管理岗位,在担任团委书记一职中,他坚持以青年职工发展为原则,开展“奉献呼铁·成长成才”的各项活动,锻炼了青年职工们综合素质。同时他利用自己擅长的笔杆子,传承着铁路人的精神,成为更多青年职工的精神动力,感召青年职工奋发向上,调动了青年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笔杆子,让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起来,他曾因单位条件的艰苦而苦闷,如今因文字使他在不同的岗位上收获着一份又一份的殊荣,寻找到了快乐、幸福。他对笔杆子有了新的认识,笔杆子它无形,却给人以巨大鼓舞;它无声,却震撼人的内心;它无味,却沁人心脾般耐人寻味。他怀揣着对文字的热爱,慢慢的,在自己前所未见的文字道路上描绘出多彩人生。 (付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