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的名单下来了。经过多次的核实,我们高铁班有好多同学被分到广南高铁工务段,找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没有我,后来在肇庆工务段发现了我的名字。
我学的是高铁,为什么我的同学被分到高铁上,而我却要在普铁上呢?顿时,心中的五味瓶被彻底打翻了。后来在网上一查,肇庆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看着网上公布的图片,山好水好云雾缭绕,如同仙境般的美妙。这时我又不觉得那个地方有什么不好,怀揣着梦想奔向了肇庆。
后来我被分到水坑工区,与被分到普线上的同学相比,我没有被分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山里,我是幸运的。
在工区的前几天,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看着师傅们工作时娴熟的动作,简直就是一场场的精彩表演。可每当我进入角色的时候,看似简单的动作要将它完成好并非易事,高强度的体力要求就成了最大的困扰。慢慢的厌倦的种子生长了起来,排斥的心理情绪越来越强烈。
有时,我就在想,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工作吗?整天在铁路上洒下无尽的汗水与泪水,这样的生活就真的是过得很有意义吗?
每次出工我就感到这都是一次次严峻考验,炎热的太阳,闷热的天气,别说要干活,就不干活光站在蒸气腾腾的铁路上都有些眩晕。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头戴草帽,手拿道尺,身着油迹斑斑的服装,在毒辣的太阳下黝黑的皮肤显示着强健的体魄,不论风吹日晒都恪守在铁路养护上,没有半点退缩,迎难而上成了他们最鲜活的写照。
我真的不懂,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有如此大的动力,难道他们就不知道累吗,就不知道多休息一会吗,就不知道对自己好一点吗?实在压不住内心的困惑,我就想弄明白,这些铁路人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对自己好一点也有错吗?
机会终于等到了。有一次的出工,工作量比往常轻松很多,干完后大家就提前十几分钟回来了,我紧紧地抓住这次机会,决心要好好问问我们的陈齐财工长。
因为平时他们的劳动量真的很大也很累,每次回来吃完饭都抓紧时间休息,准备下次出工有足够的精力,我有很多次都想问,可每次话到嘴边又不得不咽回去,看着他们疲惫的身躯,我真的不忍心打搅啊!而陈齐财工长比我大不了几岁,也算是同龄人,比起工区的其他职工,我们有着更多的共同话题可以聊,再加上平时他对我的生活也很照顾,大哥哥的形象就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依赖感安全感也随之产生了。
在门外看着他做完台帐正要往出走,我就一个健步冲了进去,把自己在内心演练了无数次的想法一股脑全抛给了我的大哥哥,然而他的表情却像父亲般的慈祥,似乎就在意料之中。
“我当年来铁路上工作,刚开始的状态和你现在差不多,可能还不如你,不过后来想通了,别人能在铁路上干,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甚至是一辈子,我为什么就干不了?实践证明,我也能干并且干的还不错。前几天,老王的儿子回来了,我给他放假让他多陪陪孩子,可他不肯,执意要和我们一起出工,因为他明白工区真的缺人啊!你们这些大学生就是铁路事业的新鲜血液啊!一定要好好干!我要去准备晚上出工的工具了,你好好想想吧!”话音刚落,陈工长就急匆匆的朝着工具房走去。
看着他略有些佝偻的背影,我真的觉得自己原来是那么的不懂事,逃避与埋怨填充了我的全部思绪。他说的对,别人能干的事我也能干,并且还要比别人干的好。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了我的母校陕铁院的口号:下的去,留得住,干的好。
想通了,也想彻底了,我也向工具房跑去……
为期三个月的实习转眼间结束了,蓦然回首,只觉得皮肤也被晒黑了,体重竟然增加了,身体也比以前结实的多了,更重要的是我的思想成熟了,懂得责任与担当,而这都要归功于那些在铁路岗位上默默奉献的铁路人,是他们坚守着平凡与执着,恪守着铁路安全,他们用实际行动感染了我。
既然与铁路有缘,那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为国家建设也献出自己一生永不后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