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为铁路轨道的防胀期,为认真落实《铁路轨道防胀工作标准》,保证防胀期内线路稳定,避免胀轨跑道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根据文件相关要求及标准,采取措施做好防胀工作。

加强技术管理。组织各车间技术员定期对无缝线路技术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和梳理,对照段下发无缝线路资料及时更新车间、工区技术台帐,确保技术资料准确、真实,并与现场资料一致,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及时进行整改。对管内所有普通线路及冻结线路的轨缝进行全面调查,对检查出来的严重不均匀地段进行重点记录,并由各车间申报天窗点安排均匀轨缝作业。

开展应急演练。由线路技术科牵头组织,段调度临时通知各线路车间具体假设胀轨地点,车间接调度电话后进行现场抢修。组织9个线路车间参加演练,配备足够的人员带齐演练所需工机具及材料参与演练,同时,各车间干部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指导演练工作。

抓好“四紧”工作。组织各线路工区对管内接头夹板螺栓、扣件螺栓、防爬设备、轨距拉杆等设备进行全面的复紧、加固,对缺损的零配件及时进行补充和紧固。组织各线路车间对道床状态进行全面调查,尤其是对成段缺碴、下沉地段及人行道口、桥头和经常坍碴处所进行详细统计。

加强保养维修。根据轨温和实际锁定轨温安排作业项目,特别是无缝线路及冻结线路地段作业中严格坚持“一准、两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制度,作业前、中、后测量轨温,并在日计划完成本中进行详细记录,对高温情况下的线路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对轨温探测装置进行全面检修,及时对感应短轨进行除锈,确保轨温监控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线路巡查。安排巡道工重点观察无缝线路的轨向、位移等变化情况,以及道床饱满程度,每日在巡道工交接班记录本上登记,情况严重时立即通知工长。当气温超过36℃或轨温超过50℃时,线路车间、工区须立即安排人员反向巡查,同时安排干部添乘机车进行高温检查,同时段当班调度员及时跟踪高温检查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