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组织改革后,原来大型企业只需在家口,就可以办理全部发货手续。”在短短5分钟内,500百多名网友点击关注了本条微博,新华网记者李国栋的一条微博激起了千层浪。名为“乌猫夫”的网友说:“通过这次微访谈,让我真正了解了铁路货运改革到底在干什么,铁路货运改革对于我们这些货主来说真是便捷啊!支持!”。 

6月26日,“呼铁局货改体验微博行”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国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正北方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多家网络媒体知名记者及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公安厅政务微博负责人齐聚包头货运营销中心,开启了体验货改之旅。

上午10点,采访团参观、体验式采访了包钢营业部运行程序,进行现场采访。“目前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业务,再也用不着到运输各部门、各环节来回沟通协调,现在只要在服务区窗口,就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全部发货手续,同时驻厂营业部还根据我们生产民情况,“量身定做”物流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我们生产效率。从5月19日开始,已发送货物210车、增收43万元。”生产部部长刘振刚向媒体记者介绍道。采访团通过微直播和新闻报道形式,全程记录铁路上门服务的全过程,文章开头的一幕,只是粉丝关注铁路货运改革的一个侧面。

上午12点,采访团记者一行来到位于九原区金创大厦的包头货运营业厅。包头货运中心部长乔云霞介绍,货运改革后客户只需要填写一张货运单,就可以办理货运手续。货运单上各项手续费用都包含在内,包括车种车号、运输地点,运输方式等非常详尽。没改革前,客户要填写5至6章货运单,各项都要收取不同的手续费。采用“一张货票”核算,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客户,也为客户节约了成本。

中国经济网杨斯阳记者说道:“这次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是经营理念的改革,颠覆了我以往对铁路的看法,这次改革实实在在给客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惠。”

下午3点,在包头东货场营业厅,刚巧货主杨女士正在办理业务——品名:“赖氨酸”,重量:“60吨”,到站:“四川青龙场”,取货方式:“上门取货”……杨女士经过确认,不到10分钟,就签字盖章完成了协议,客户代表同杨女士接洽沟通后告诉她,可以回家等待“上门服务”了。

营业厅工作人员介绍,杨女士是到营业厅面对面办理业务,此外客户还可通过登录12306网站(www.12306.cn)或拨打12306客服电话、货运业务受理电话办理,客户还可以直接联系客户代表上门提供专业服务。手续完事后,大家不约而同围住了杨女士,采访她对货运改革的感受。“很快,不到10分钟!服务态度也很好!”杨女士笑着对记者说。

看到方便、快捷、热情的服务,中国网记者伊琪璇忍不住要过一回“客户”瘾,模拟把自行车发送北京,与货运员进行了现场互动,切身体验了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变化。

以“走进呼铁看货改”为主题的专栏,当天发布微博信息700多条,点击量突破100万,全面、系统、直观地介绍了呼铁局货运改革为老百姓带来的快捷、体贴的服务。(唐哲)